Translate

Friday, February 14, 2014

中醫淺說:脾與腎的關係

脾與腎的關係,主要有兩方面:
  1. 先天與後天的關係
  2. 水液代謝

「腎為先天之本」,而「脾為後天之本」,先天與後天,相互資生,相互促進。先天激發資助後天,後天充養培育先天。如脾之運化,賴腎陽之溫煦;腎藏之精,賴脾運化的水穀精微的培育和充養。在病理上,脾腎相互影響,互為因果。如腎陽不足,不能溫煦脾陽,可見腹中冷痛,下利清穀或水腫等症。脾氣久虛,后天之精化生無源,不能充養先天之精,可致腎精虧虛而見機體的發育遲緩。

此外,脾與腎的關係,還表現在水液代謝方面:脾主運化水液,腎主水液代謝,二者相互為用,共同完成水液的輸布與排泄。在病理上,脾氣不能運化水液,腎氣失其蒸化之職,均可致水液停聚而成痰飲水腫。脾腎陽虛是慢性水腫的最常見病機。


「脾腎陽虛證」
  • 屬虛證,臨床常見:
  1. 腎陽虛:腰膝酸軟、耳鳴、尿少、全身水腫。
  2. 脾陽虛:食少、腹脹、腹痛綿綿 、久瀉久痢不止、五更泄瀉、完穀不化 、喜溫喜按 。
  3. 陽虛證:腰腹冷痛 、畏冷肢涼、面白。舌淡胖、苔白滑;脈沉遲無力。
  • 水濕停聚,可用「培土制水法」,又稱「坉土利水法」或「溫腎健脾法」治療。脾屬土、腎屬水,土克水;溫脾陽,加強脾的運化,可以避免腎水的氾濫。
  • 腎陽虛導致脾陽虛,可用「益火補土法」治療。此“火”是指“命門之火”, 即腎陽,而不是心火;即通過溫腎壯陽以補脾陽。

Tuesday, February 11, 2014

中醫淺說:肝與腎的關係

肝與腎的關係,主要表現在三方面:
  1. 精血同源
  2. 藏泄互用
  3. 陰陽互滋互用

「精血同源」:肝藏血、腎藏精;精血互生。肝血、腎精同源於水穀精胃,肝血的化生有賴於腎精的資助,腎精的充盈亦有賴於血液的滋養。精血二者,盛則同盛,衰則同衰,故稱「精血同源」。

「藏泄互用」:肝主疏泄,腎主閉藏,二者「藏」「泄」既相反又相成。肝氣之疏泄,可使腎氣開合又度,生殖之精便得以正常化生於施泄。腎氣的封藏,則使精不妄泄,精足則能涵養肝氣,使之正常疏泄而不致太過。這種肝腎藏泄互用的關係,主要表現在女子月經、生育和男子排精等方面。肝腎藏泄失調,可致月經失調,男子泄精的異常。

「陰陽互滋互用」:腎陰為一身陰氣之源,腎陰滋補肝陰,共同制約肝陽,可使肝陽不致上亢,腎水與肝木的這種關系,稱為「水能涵木」。若腎陰不足,不能涵陽肝木,即「水不涵木」,可導致肝腎陰虛,肝陽上亢,甚致化風的病變。同樣,肝陰不足,也可導致腎陰不足,形成肝腎陰虛的病變。


「肝腎陰虛證」
  • 又稱「肝腎陰虛陽亢」、「下焦病」,屬虛證。臨床常見:
  1. 肝陰虛:眩暈、目澀 、脇痛、肢體震顫。
  2. 腎陰虛:腰膝酸軟 ,頭暈耳鳴,男子陽強易舉、遺精、夢交或女子崩漏、月經先期或經少 。
  3. 陰虛證:五心煩熱 、 顴紅、潮熱、盜汗、口燥咽乾。舌紅苔少或無苔,脈細數。
  • 肝腎屬母子關係,可用「滋水涵木法」-滋養腎陰以養肝陰。

Friday, February 7, 2014

中醫淺說:心與腎的關係

心與腎的生理關係,亦稱為「心腎相交」,主要表現在三方面:
  1. 水火既濟
  2. 精神互用
  3. 君相安位

「水火既濟」:心在五行屬火,位居於上而屬陽。腎在五行屬水,位居於下屬陰。心腎陰陽,水火,上下之間必須交通,即心陽必須下降於腎,以助腎陽,共同溫煦腎陽,使腎陰不盛。腎陰必須上濟於心,以滋心陰,共同涵養心陽,使心陽不亢。

「精神互用」:心藏神、神藏精。精能生神,神能御精。精足則神安,神安則精固。

「君相安位」:心為君火,腎寓相火(又稱命火)。「君火以明,相火以位」,君火在上,如日照當空,為一身之主宰;相火在下秘藏,稟命守位,則心陽充足。

若心腎之間的水火、陰陽、精神生理平衡失調,則為「心腎不交」,表現為「心火不能下降於腎而獨亢」,「腎陰不能上濟於心而凝聚」的一系列病理變化。


「心腎不交證」
  • 又稱「心腎陰虛」或「心腎陽亢」或「水火不濟」,屬虛證。臨床常見:
  1. 心陰虛:心悸、心煩、失眠、多夢
  2. 腎陰虛:腰膝酸軟、頭暈、耳鳴、夢交、遺精、相火偏亢
  3. 陰虛證:五心煩熱、顴紅、潮熱、盜汗 、口燥咽乾、舌紅少苔或無苔、脈細數
  • 心為火腎為水,水火相克,可用「瀉南補北法」-瀉心火以滋腎水。用于腎陰不足、心火偏旺的情況。

「心腎陽虛證」
  • 又稱「心腎虛寒證」,屬虛證。臨床常見:
  1. 心陽虛:心悸、心痛、胸悶。
  2. 腎虛水泛:腰膝酸軟、耳鳴 、尿少、水腫。
  3. 陽虛證:畏冷肢涼、面白。舌淡苔白,或舌淡紫;脈沉細弱。

  • 常見證如「風濕性心臟病」、「心源性水腫」。
  • 「水氣凌心證」 :除心腎陽虛外,有明顯水腫。如有兼見肺證症狀,稱為「水氣凌心射肺」。

Tuesday, February 4, 2014

中醫淺說:心與肺的關係

心與肺的關係,主要體現在「氣」與「血」的互根互用。

宗氣與心肺之氣的生成有關,具「走息道行呼吸,貫心脈以行氣血」的作用,故為聯結心之搏動與肺之呼吸的中心環節。

「氣為血之帥」、「氣行則血行」,肺主一身之氣,肺氣助心行血,主要通過宣發肅降、朝百脈,生成宗氣等生理功能來實現。心主身之血脈,推動血液循環。兩者配合,才能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。

「血為氣之母」、「血載氣行」,肺吸入的清氣,必須得到血液的運載,才能輸布全身。故心功能異常,如心氣不足、心陽不振、瘀阻心脈等導致血行失常時,也會導致肺之功能異常。


「心肺氣虛證」
  • 主虛,臨床常見:
  1. 心陽虛:心悸
  2. 肺氣虛:咳嗽
  3. 氣虛證 :神疲 、 乏力 、 氣短 、自汗
  4. 舌淡白、脈沉弱或結代

Friday, January 31, 2014

中醫淺說:心與脾的關係

心與脾在生理上的關係,主要表現在兩方面:
  1. 血液的生成
  2. 血液的運化

血由水穀精微所化生,脾主運化,為氣血生化之源。心主血脈,化赤以生血。心脾共同合作,血液才能化生充足。脾氣充足,則心血充盈;心血旺盛,脾的濡養,則脾氣健運。

心行血,脾統血,心脾功能正常,則血行脈中而不逸出,共同維持著血液的正常運行。

在病理上,心脾兩臟常相互影響。思慮過度,既暗耗心血,又影響脾之運化。若脾氣虛肉,運化失職,則氣血化生乏源,致使血虛而心無所主。若脾不統血致血液妄行,也會造成心血不足。


「心脾氣血兩虛證」
  • 主虛證,臨床常見:
  1. 心血虛 :心悸 、 健忘、 失眠多夢 、眩暈。 
  2. 脾氣虛或脾不統血:食少 、 腹脹隱痛 、 便溏 、 月經淋瀝不盡。 
  3. 氣血兩虛證:神疲、 乏力 、 氣短 、 自汗 ;月經量少、色淡 ; 面色萎黃或白

Tuesday, January 28, 2014

中醫淺說:心與肝的關係

心與肝的關係,主要表現在兩方面:
  1. 血液的運行與貯藏
  2. 神志活動
心主血、肝藏血。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,則肝有所藏。肝藏血及調節血量的功能正藏,使心血充盈,則心有所主。肝主疏泄,調暢氣機,亦有助於心的行血。若心血不助,肝血亦因之而虛。肝血虧虛,心血亦因之而弱。故臨床上,心血不足與肝血虧虛同時並見。

心藏神與肝主疏泄,在調節情志方面亦關係密切。人的情志活動,雖由心所主,但亦由賴於肝的疏泄,調藏氣機跟情志。肝的正常疏泄,亦有賴於心藏神的作用。兩臟配合,則精神活動正常。 


「心肝血虛證」
  • 主虛證,臨床見:

  1. 心血虛:心悸、健忘、 失眠多夢。 
  2. 肝血虛:眩暈 、視物不清、肢體震顫 、 經少或閉經。  
  3. 血虛證:顏面、口唇、舌質、眼瞼、爪甲蒼白,脈細。

Tuesday, January 21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奇恆之腑(腦、女子胞)

奇恆之腑」,即腦、骨、髓、脈、膽、女子胞(或精室)的總稱,因其形態似腑,為中空器官,但功能似臟,能貯藏精氣,似臟非臟,似腑非腑,故稱為奇恆之腑。

骨、髓、脈、膽等在五臟系統中論述,故只論述「腦」跟「女子胞」。

」居顱腔之中,由腦髓匯聚而成。腦的主要生理功能,包括主宰生命活動,主精神意識和感覺運動;是機體進行意識、思維、情志等精神活動的主要器官,故腦又稱為「元神之府」。人體的視、聽、言、動、嗅等功能活動,均屬於腦。

藏象學說,卻把腦的生理功能歸心所主,稱心為「五臟六腑之大主,精神之所舍也」。同時,由於「神以形而立」,故把五神(神、魂、魄、意、志)分藏於五臟(心、肝、肺、脾、腎)。五臟所藏之精氣,就是五神的物質基礎

「五臟藏神論」是指:
  1. 精神活動由「心」所司
  2. 意識知覺由「肝」所司
  3. 運動由「肺」所司
  4. 意念智慧由「脾」所司
  5. 意志則由「腎」所司等。

「腦中為元神、心中為識神」。腦是先天之神,心是後天之神。精神活動是在腦的調控下,通過心的「任物」作用,於後天獲得結果。此外,「腎藏精、精生髓,髓匯聚而成腦」,故腦與藏「元精」的腎關係密切。


女子胞」,又稱「胞宮」,即子宮,在膀胱之後,直腸之前,是女子發生月精和孕育胎兒的器官。女子胞的生理機能,與「天癸」,沖、任、督、帶經脈,以及臟腑都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  1. 天癸」。女子胞的發育,全賴於「天癸」。「天癸」是人體腎精、腎氣充盛到一定程度時,體內所產生的極精微物質,具有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、和維持生殖機能的作用。只有在「天癸」的作用下,月經才會來潮,為孕育胎兒作好準備。人進入老年,「天癸」盡竭,女子閉經,形體衰老,胞宮萎縮而喪失生殖能力。
  2. 沖、任、督、帶」。「沖脈」、「任脈」皆起於胞中。「沖脈」為十二經脈之海;臟腑經絡之血,皆下注「沖脈」。「任脈」為「陰脈之海」,蓄積陰經之血。沖任二脈氣血充盈,可使月事調勻,並能妊養胎兒;故有「沖為血海、任主胞胎」之說。「督脈」為「陽脈之海」,與「任脈」同起於胞中,一後一前,溝通陰陽,調協氣血,並通腎以運行腎氣,從而維持胞宮正常經、孕、產的功能。「帶脈」中束人身,既可約束、統攝沖、任、督脈,亦可固攝胞胎。
  3. 心、肝、脾、腎」。「女子以血為本」,心主血,肝藏血,脾統血,三者使血液化生充足,運行調暢,有助月經來潮及胎兒孕育。腎藏精、關乎天癸,且精能化血,皆與女子胞關係密切。心主神命而駕駑諸氣,肝主疏泄而調暢氣機,皆可使五臟安和、氣血和調,有助行精和孕育。

Monday, January 20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三焦

三焦是上焦、中焦、下焦的合稱。三焦的概念,主要有三種:

一、「六府三焦」:位於腹中, 其生理功能是「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」,有疏通水道運行津液,把胃腸道的水液滲入膀胱的作用。

二、「部位三焦」:作為人體上、中、下三個部位劃分的三焦,其生理功能主要有:

  1. 通行諸氣。即三焦是諸氣升降出入的通道,也是氣化的場所。如元氣和宗氣,皆沿三焦升降運行。元氣由腎精所化,以三焦為通道自下而上,布散全身,激發和推動各臟腑功能。宗氣由脾氣化生的穀氣,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融於胸中氣海,以三焦為通道自上而下運行,以資元氣。元氣與宗氣相合為一身之氣,推動合調節精氣血津液的代謝,和各臟腑機能,因此有說三焦「主持諸氣」。
  2. 運行水液。指三焦是全身水液上、下輸布運行的通道。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,是由肺、脾、腎等臟的協同作用而完成,但必須以三焦為通道,才能升降出入運行。三焦對水液代謝的協調評衡作用,稱作「三焦氣化」。

部位三焦的生理特點:

上焦如霧」:霧,即霧露。喻指上焦心、肺輸布氣血津液,滋養全身,如天降霧露的生理特點。

中焦如漚」:漚,即漚漬。是對水穀腐熟為糜的狀態的生動描寫,表述了脾胃肝膽運化水穀、化生精微、消化食物的生理過程。

下焦如瀆」:瀆,即沟渠。是對下焦大小腸、腎和膀胱滲泄水液,泌別清濁,排泄二便作用的描寫。

三、「辨證三焦」:是指三焦作為溫病的辨證剛領,是溫病發生發展過程中,由淺入深的三個不同階段。

*三焦又稱作「孤府」。在六腑三焦中,無臟以配表理,而稱為「孤府」;在部位三焦中,由於是分布於胸腹腔,包含五臟六腑的「大府」,因其大而稱為「孤府」。

Sunday, January 19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 腎系統

腎,位於腰部脊柱兩旁,故說「腰者腎之府」。腎五行屬水,為「陰中之太陰」,又稱為「作強之官」。

腎的主要生理功能為腎主藏精主水、與主納氣


腎主藏精」,是指腎具有貯藏、封藏生殖之精的生理機能。腎藏先天之精,主生殖,為人體生命的本原,故稱腎為「先天之本」、「封藏之本」。


「腎精」,又稱為「元精」或「真精」,是有形的精微物質,亦是一身之精分藏於腎的部份, 以稟受先天之精為主體,加以部份水穀之精的充養而成。精藏於腎而不無故流失,是其發揮正常生理效應的重要條件。


「腎氣」是由腎精化生的無形而運行不息的精微物質,與元氣的概念相近,具有推動和調控人體的生長、發育、生殖、與臟腑氣化等作用。


「腎陰」,是腎氣中具有涼潤、抑制、寧靜臟腑各種機能等作用的部份,為一身陰氣之源,能滋陽五臟六腑之陰,所謂「五臟之陰氣,非此不能滋」。


「腎陽」,是腎氣中具有溫煦、推動、興奮、激發、臟腑各種機能等作用的部份,為一身陽氣之源,能興奮五臟六腑之陽,所謂「五臟之陽氣,非此不能發」。


「腎藏精」的主要生理效應,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:

  1. 主生長、發育。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。腎藏精,精化氣,腎精促進機體生長發育,與生殖機能成熟。腎精足則腎氣充、腎精虧則腎氣衰。人體生、長、壯、老、已的生命過程,每一階段的生長發育或衰退情況,以及當中的生殖能力,均取決於腎精及腎精的盛衰,並從齒、髮、骨的變化表現出來。腎精不足,在小兒表現為發育不良、如五遲(立、語、行、髮、齒);五軟(頭、項、手足、肌肉、口)等症,在成人則表現為早衰。
  2. 主生殖。腎精藏於腎,其中一部分在生殖機能成熟時,化為生殖之精有節制地施泄,既是腎陰斂藏與腎陽激發相協調地的結果,亦是腎氣封藏與肝氣疏泄相協調地的結果。天癸,是腎精充盈到一定程度時,體內產生的一種精微物質,具有促進人體生殖器官成熟,維持生殖機能的作用。病理上:腎陰不足、相火亢盛,則見遺精、夢交;腎陽不足、陰氣偏盛,則見精冷不孕、宮寒不孕;腎氣衰弱、閉藏失職,則見滑精、早泄;肝氣鬱結,疏泄失常,則見精瘀、排精不暢等症。
  3. 主司臟腑氣化。氣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「氣化」。臟腑氣化,是指臟腑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,推動和調控臟腑機能,進而推動和調控身體精氣血津液的新陳代謝過程。腎主臟腑氣化,是指腎氣中的腎陰腎陽,作為一身陰陽之本,資助、協調一身臟腑之陰陽。而各臟腑陰陽的虧虛,久必累及腎陰腎陽,即「久病及腎」;若病變發展到腎陰腎陽虧虛,則標誌著一身陰陽的虧虛,故稱腎為「五臟陰陽之本」。
腎主水」,即腎主司、和調控全身津液代謝,主要體現在兩方面:
  1. 參與水液代謝的臟腑的促進作用。津液的輸布與排泄是在肺、脾、腎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的共同參與下完成;而腎通過腎陰腎陽,資助與調控有參與津液代謝的臟腑,產生促進作用。
  2. 生尿和排尿作用。水液代謝過程中,各臟腑、形體、官竅代謝後所藏生的濁液,通過三焦下輸腎或膀胱;在腎氣蒸化升騰的作用下,升清降濁:清者回吸收,經脾氣轉輸,通過三焦,上騰於肺,重新參與水液代謝;濁者則化為尿液,在腎與膀胱之氣的推動下,排出而體外。
腎主納氣」,是指腎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,保持吸氣的深度,防止呼吸表淺。人體的呼吸,由肺所主,呼氣主要依賴肺的宣發,而吸氣則依賴肺的肅降。吸入的清氣,由肺氣肅降下達於腎,再經腎氣納攝潛藏,使維持一定的深度。若腎精虧虛,攝納無力,則會出現呼吸表淺、動則氣喘的病理表現,稱為「腎不納氣」。

腎的生理特形是主蜇守位,與腎氣上升


腎主蜇守位」,喻腎有潛藏、封藏、閉藏之生理特性,是對腎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。守位,是指腎中的相火潛藏不露,以發揮其溫煦、推動的作用。腎氣封藏則精氣盈滿,人體生機旺盛,若腎氣封藏失職,則會出現滑精、遺尿,甚則小便失禁、多汗、大便滑脫不禁,及女子帶下、崩漏、滑胎等。


腎氣上升」,指腎位於人體下部,其氣該升。腎陽鼓動腎陰,化為腎氣以上升,與上部心氣交感互濟,體現於「心腎相交」。心與腎之間的協調共濟,主要表現為:

  1. 水火共濟:即心陽下降於腎,資助腎陽制約腎陰,使腎陰不盛;腎陰上濟於心,資助心陰制約心陽,使心陽不亢。若腎陰不足,不能上濟心陰,可致心火偏亢;若腎陽不足,無力鼓動腎陰以濟心火,同樣可致心火偏亢,出現心煩、不寐等症;前者當補腎陰,而後者則當補腎陽。
  2. 精神互用:腎藏精,心藏神。精生神,神駑精,相互為用。
  3. 君相安位」:「君火以明、相火以位」,是指心為君火,主發神明,以明著為要;腎為相火或命火,稟明行令,以潛藏守位為要。君火相火,各安其位,則心腎相交。
腎在體合骨,主骨生髓」。「骨」,是軀體的支架,由腎精充養、腎氣推動和調控。腎藏精、精生髓。骨骼的發育標志著人的形體發育,有賴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。若腎精不足,便會出現小兒囟門遲閉,骨軟無力,老年則骨質脆弱,易於骨折等。「髓」,分骨髓、脊髓和腦髓,皆由腎精化生。脊髓上通於腦,腦由髓聚而成,故說:「腦為髓之海」。髓海空虛,則見「腦轉耳鳴,脛疫眩冒,目無所見,懈怠安臥」。腦的功能雖統於心,但與腎密切關係。腦的病變,尤其是虛性病變,宜補腎填精。齒,是骨之延續,同出一源,也是由腎精充養,腎氣推動和調控,故曰齒為骨之餘」。小兒齒遲,牙齒鬆脫,勻是與腎精不足有關。

腎其華在髪」。
髮之生長,賴血以養,故稱「髮為血之餘」。腎藏精,精生血,精血旺盛,則毛髮粗壯,濃密而潤澤,故說髮的生基根於腎。臨床所見的未老先衰,年少髮枯、早脫早白等,多與腎精不足,腎氣不足有關,治療上,可考慮從腎論治。


腎在竅為耳及二陰」。
耳,是聽覺器官;耳的聽覺功能靈敏與否,與腎精、腎氣的盛衰密切相關。「腎氣通於耳,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。」若腎精或腎氣虛衰,則髓海失養,聽力減退,或見耳鳴,甚則耳聾。人到老年,由於腎精及腎氣衰少,多表現聽力減退。臨床常以聽力變化,來判斷腎精腎氣的盛衰,故說「腎開竅於耳」。二陰,分為前陰與後陰。前陰指外生殖器和尿道口,主司排尿和生殖。後陰指肛門,主司排泄糞便。腎陰不足,虛火虛熱內生,傷耗津液,可見腸枯便秘;腎陽虛損,氣化失常,可見泄瀉或便秘;腎氣虛衰,則出現久泄滑脫。

腎在液為唾」。
唾,即唾液中較稠厚的部份,多出於舌下,有潤澤口腔、滋潤食物與滋養腎精的功能。唾源於腎精,腎精在腎氣作用下,沿足少陰腎經,到達舌下。若咽而不吐,則能回滋腎精,故古代養生主張「吞唾」來滋養腎陰。

腎在志為恐」。
恐、驚,是腎之精氣對外界刺激的應答。恐為自知,而驚為不自知,皆由腎精、腎氣化生,同屬腎志。恐使精氣卻而不上行,使腎氣不能正常的佈散,所以說「恐傷腎」。臨床上,「恐致氣下」,可見二便失禁、遺精、滑精、骨痿等症;而「驚致氣亂」,則見驚悸不安、慌亂失措,神志錯亂等。


腎與冬氣相通應」。
冬季是一年中,氣候最寒冷的季節,自然界的物類,靜謐閉藏以度冬時。人體中腎為水臟,有潤下之性,藏精而為封藏之本。同氣相求,故以腎應冬。如久病陽虛患者,「能夏不能冬」,多在陰盛之冬季發病;若患陽虛性慢性疾病,如肺病、心臟病、胃腸病、骨關節病等,則易在冬季寒冷時復發。人體血氣隨冬氣而潛藏,故冬季養生,宜「早臥晚起、必待日光。」


腎與膀胱相表裡」。
足少陰腎經,與足太陽膀胱經,相互屬絡為表裡。


膀胱,又稱「脬」,或「州都之官」,主要功能是匯聚水液貯藏和排泄尿液。「膀胱氣化」,是指由腎氣推動,膀胱的生尿、貯藏和排泄尿液的作用。胃腸道的水液滲入膀胱,經腎氣的蒸化和固攝作用的協調,生成尿液,貯藏尿液,並排出體外。如腎氣充盈,蒸化和固攝有權,則膀胱既能固攝,又能通利,開合有度,以維持正常的貯尿和排尿;相反,則容易出現尿頻、遺尿、失禁或小便不利、尿有餘瀝等。濕熱下注膀胱,日久也必影響腎氣的功能,使病情加劇。

Saturday, January 18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 肺系統

肺,位於胸中,覆蓋其餘各臟和六腑之上,故又有「華蓋」之稱。肺五行屬金,為「陽中之少陰」,又稱「相傅之官」。

肺的主要生理功能,為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。

「肺主氣司呼吸」,包括肺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兩方面:

  1. 肺主呼吸之氣」,是指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。通過肺氣宣發肅降,吸清呼濁,吐故納新。宣發肅降失調:胸悶、咳嗽、喘促、呼吸不利。
  2. 「肺主一身之氣」,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。肺把自然界的清氣,與脾胃運化的水穀之氣,結合而成為「宗氣」。宗氣走息道、行呼吸,貫心脈、行氣血,沿三焦下行,蓄丹田以資元氣,主宰一身之氣的盛衰。此外,呼吸調均是氣的生成和運行的的基本條件。肺有節律的呼吸機能,調節氣的升降出入。
肺主行水」,是指肺氣的宣發肅降運動,推動和調節全身津液的輸佈和排泄。肺氣行水,調通水道。通過肺氣宣發,把脾轉輸至肺的水液,與水穀精微較清的部份,向上向外布散,上達頭面諸竅,外達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潤之;並在衛氣的推動和調節下,化汗排出體外。通過肺氣肅降,把脾轉輸至肺的水液,與水穀精微較稠的部份,向下向內布散至膀胱與各臟腑;並把臟腑代謝所產生的濁液,下輸至腎和膀胱,化尿排出。若肺宣發肅降失常,可見津液代謝障礙,出現尿少、痰飲、上肢浮腫等征象。治療可用「宣肺利水」、或「降氣利水」,「開上源而利下流」等方法。

肺朝百脈」,是指全身血液,都通過百脈流經於肺,經肺的呼吸,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,再通過肺氣宣發肅降,把富於清氣的血液,重新通過百脈,輸布全身。心主一身之血、肺主一身之氣。肺氣調節全身氣機,輔心行血,促進血液運行。若肺氣虛弱,可導致心血運行不暢、血脈瘀滯,則見心悸怔忡、心胸憋悶、唇舌青紫、脈細澀或結代。若因心氣虛弱或心陽不振,也可導致肺氣宣通,出現呼吸短促、氣喘、咳嗽等征象。

肺主治節」,是肺氣具有治理調節呼吸,以及全身之氣、血的運行,和津液的輸布代謝;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。主要體現在四方面:

  1. 治理調節呼吸。肺氣宣發肅降,維持通暢均勻的呼吸,使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。
  2. 調理全身氣機。通過呼吸運動,調節一身之氣的升降出入,保持氣機調暢。
  3. 治理調節血液的運行。通過肺朝百脈,輔心行血,促進血液運行。
  4. 治理調節津液的運行。通過肺主行水,肺氣宣發肅降,推動和調節全身津液的輸佈和排泄。
肺的生理特性有三,為肺為華蓋肺為嬌臟肺氣宣降
  1. 肺為「華蓋:肺位置最高,又能宣發衛氣於體表,保護諸臟免受外邪的侵襲,為「五臟六腑之蓋」。居高而主行水,故又稱為「水之上源」。
  2. 肺為「嬌臟:肺生理上清虛嬌嫩,易受外邪。性喜潤惡燥,不耐寒熱,亦不容異物。外感六邪,易從口鼻皮毛,常易犯肺為病。而其他臟腑病變,亦常累及於肺。治療以輕清、宣散為貴,過寒過熱過燥皆不適宜。
  3. 肺氣宣降:是指肺氣的向上向外、和向下向內(如膀胱、內臟)的相反相成的運動,以維持呼吸與水液代謝的協調有序。「肺氣宣發」,體現在呼出體內濁氣;把脾轉輸至肺的水穀精微上輸頭面、皮毛肌腠;宣發衛氣於皮毛肌腠,發揮其溫分肉,充皮膚,肥腠理,司開闔的功能,並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,控制和調節其排泄。「肺氣肅降」,體現在吸入自然界的清氣,並把清氣與穀氣相融合,成為宗氣,向下布散至臍下,以資元氣;把脾轉輸至肺的水穀精微向下向內布散至他臟以濡養之;把臟腑代謝產生的濁液,下輸於腎或膀胱,成為尿液生成之源。
臨床上,外邪侵襲,多致肺失肅降,出現呼吸短促、喘息、咳痰,以及衛氣被遏、腠理閉塞的鼻塞、噴嚏、惡寒、無汗等症。內傷及肺,則多致肺失宣發,出現呼吸不暢,胸悶喘息等。宣發與肅降失常相互影響,互為因果,終形成宣降同時失常的狀態。

肺在體合皮、其華在毛」。皮毛具有防禦外邪、調節津液代謝調節體溫輔助呼吸等生理功能。

肺對皮毛的作用有二:
  1. 衛氣外輸於皮毛,以發揮其溫分肉、充皮膚、肥腠理,司開蓋、及防禦外邪的作用。
  2. 把水穀精微和津液,外輸於皮毛,以發揮濡養、滋潤的作用。
皮毛對肺的作用也有二:
  1. 宣散肺氣,以調節呼吸。氣門即汗孔,不僅是排泄汗液的門戶,而且液隨肺氣的宣發肅降,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部位。
  2. 皮毛受邪,可內合於肺。如寒邪客表, 可見惡寒發熱、頭身疼痛、無汗、脈緊等症;若已入肺,則伴有咳喘。故治療外感表症時,宣肺和解表常並用。
肺在竅為鼻、喉為肺之門戶」。鼻,為呼吸之氣出入之所。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,主通氣和主嗅覺,均須依賴肺津的濡養,和肺氣的宣發運動,故有「鼻者,肺之官也」。喉,為呼吸之門戶。主司發音,也須依賴肺津的濡養,和肺氣的推動。

肺在液為涕」。涕,為鼻竅的分泌液;功能有潤澤鼻竅、防禦外邪、利於呼吸等。肺氣、肺精的作用是否正常,亦能從涕的變化得以反映。

肺在志為悲」。悲,是肺之精氣對外界刺激的應答。憂、悲皆由肺精、肺氣化生,同屬肺志。悲憂過度,可損肺精、肺氣。故曰:「悲則氣消」;表現為意志消沉、精神不振、氣短胸悶,乏力懶言等。反之,肺精氣虛衰,或肺失宣降,機體對外來刺激耐受力下,也易生悲憂情緒。


肺與秋氣相通應」。五臟與自然四時陰陽相同應。肺與秋同屬於五行之金。人體肺氣清肅下降,同氣相求,故與秋氣相通應。秋天的肅殺,是對夏天生長太過的削減;肺氣的肅降,是對心火上炎太過的制約。故肺金之氣應秋而旺,肺氣約制和收斂功能強盛。人體氣血,也隨「秋收」而內斂,逐漸向「冬藏」過渡。養生上,應「早臥早起、與雞俱興」。在治療肺病時,秋季不宜過於發散、應順其斂降之性。此外,秋季多見燥證,如乾咳無痰、口鼻乾燥、皮膚乾裂;治療可用甘潤、溫潤、涼潤之品如桑杏湯、清燥救肺湯治之。


肺與大腸相表裡」,是指手太陰肺經、與手陽明大腸經,相互屬絡而成為表裡。


大腸的主要生理機能,是主傳化糟粕主津

  1. 主傳化糟粕。是指大腸接受食物殘渣,形成糞便,排出體外的功能,故大腸又稱「傳導之官」。大腸的傳化糟粕,實為小腸泌別清濁的承接,亦與胃氣的通降、脾氣的運化、肺氣的肅降、和腎氣的推動固攝作用有關。
  2. 大腸主津。是指大腸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液,以形成糞便,即所謂「燥化作用」。說明大腸跟體內的津液代謝有關。
*肺氣肅降,有助大腸的傳化糟粕,大腸的正常傳化糟粕,也有助肺氣的清肅下行。臨床上,肺氣壅滯逆上,痰涎壅盛於肺,可用通腑利腸之法瀉肺實;大腸傳化不利的便秘,可用清肅肺氣的治法,清肅之氣下行而腑通;肺氣虛弱,亦可導致大腸的失於固攝或傳化,故氣虛滑脫或便秘,可採用補肺益氣的方法治療。

Friday, January 17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 脾系統

脾,位於腹中,五行中屬土,為「陰中之至陰」,又稱「倉廪之官」。

脾的主要生理功能,是主運化主統血

脾主運化」,是指脾氣具有把穀食與水飲,化為水穀精微和津液,並把水穀精微吸收、轉輸布散到全身各臟腑的生理作用。脾主運化,可分為運化食物和運化水液兩方面。
  1. 運化食物。脾氣推動、激發胃和小腸,消化水穀,化為穀精。其精微部份,經脾氣的激發作用由小腸吸收,再由脾氣轉輸,上輸心肺、以灌四旁, 分別化為精、氣、血、津液,內養五臟六腑、外養四肢百骸,皮毛筋肉。
  2. 運化水飲。主要表現為兩方面:一、是把胃和小腸吸收的津液,即水精,以及由大腸吸收的水液,和由腎氣的蒸化作用回收的水液,經脾氣上輸於肺。二、脾居中焦,在水液代謝過程中,起樞轉的作用。凡水液的上騰下達,均依賴脾氣的樞轉,使之上行下達,暢通無阻,從而維持了水液代謝的平衡。
「脾主統血」,是指脾氣統攝、控制血液於脈中正常運行,而不逸出脈外。脾統血,是氣固攝作用的表現。脾氣充足、生氣有源、氣足而固攝作用健強。病理上,由於脾氣升舉、與肌肉聯系密切,所以把一般出血時間較長、色淡質稀,多見於人體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,統稱為「脾不統血」, 如便血、尿血、崩漏、肌衄等症,通常兼見倦怠乏力等氣虛表現。

脾的生理特點有脾氣上升脾喜燥惡濕

脾氣上升」,是指脾氣的運動特點,以上升為主,具體表現為升清和升舉內臟兩方面。「脾主升清」,是指脾氣的升動運輸作用,把胃腸吸收的水穀精微(即“清”)等,上輸心、肺、頭、面等,通過心、肺的作用,化生氣血,以營養全身。病理上,若脾氣虛弱,而不能升清,濁氣亦不得下降,則上不得精氣滋養,而見頭目眩暈,精神疲憊;中有濁氣停滯,則脘腹滿脹;下有精微下流,而見便溏、泄瀉等。此外,脾氣上升,能維持內臟位置穩定,防止下垂。若脾氣虛弱,無力升舉而下陷,則可導致某些內臟下垂,如胃下垂、腎下垂、陰挺(子宮下垂)、脫肛(直腸脫垂)等病症。

脾喜燥而惡濕」,與胃喜潤惡燥相對。由於內濕、外濕皆易困遏脾氣,致使脾氣不升,影響其正常功能的發揮,故脾欲求乾燥清爽,「脾燥則升」,此所謂「脾喜燥而惡濕」。

脾在體合肉,主四肢」。肌肉,內經稱為「分肉」。四肢相對軀幹而言,是人體之末,故又稱「四末」。肌肉和四肢有賴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的營養資潤,才能壯實豐滿,發揮其運動功能。 病理上:肌肉失養,必致瘦削、軟弱無力,甚至痿廢不用。 臨床上,健脾胃生精氣,是治療痿症的基本原則,亦稱為「治痿獨取陽明」。

脾其華在唇」。唇,指口唇,受脾精、脾氣及其生化運化的氣血的濡養。其色澤可反映脾精、脾氣的盛衰及其機能的強弱。脾氣健旺,氣血充足,則口唇紅潤光澤。若脾失健運,氣血衰少,則口唇淡白不澤。

脾在竅為口」。口主接納和嘴嚼食物,脾經連舌本、散舌下,舌又主味覺。食慾和口味可反映脾的運化機能狀態。若脾失健運,濕濁內生,則見食慾不振,口味異常,如口淡乏味、口膩、口甜等。

脾在液為涎」。涎,為脾精化生出自兩頰,自口角流出,質地較清稀;負責保護和潤澤口腔,以助食物的嘴嚼和消化。

脾在志為思」。思,是脾之精氣對外界刺激的應答;由脾精、脾氣化生,同屬脾志。此外,思又與心神有關,所謂「思出於心、而脾應之」。病理上,「思則氣結」:思慮過度,最易防礙脾氣運化,可導致脾胃之氣滯,可見不思飲食、脘腹脹悶、頭目眩暈等。

脾與長夏氣相通應」。脾主運化,化生精氣血津液,以奉生身,同氣相求,故與長夏相通應。長夏之濕雖主生化,而濕之太過,反困於脾,使脾運不展。故夏秋之間,脾弱者易為濕傷。時逢炎夏,濕與熱兼,若濕熱交相為病,則多見身熱不揚、肢體困重、 脘悶不舒、納呆泄瀉等。治療時重在除濕,「濕去熱孤」。

脾與胃相表裡」,是指足太陰脾經、與足陽明胃經,相互屬絡為表裡。

胃的主要功能有二,是主受納主腐化水穀
  1. 主受納水穀。飲食入口,在胃氣通降作用下,容納於胃,故胃又有「太倉」、「水穀之海」、「水穀氣血之海」之稱。
  2. 主腐熟水穀。指胃氣對飲食物初步消化,並使之成為食糜。
胃的生理特性,是胃氣通降和喜潤惡燥。
  1. 胃氣通降,以降為和,主要體現於飲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過程。一、飲食物入胃,而胃容納而不拒;二、經胃氣初步消化後,逐步向小腸;三、食物殘渣下移大腸,燥化後形成糞便;四、糞便有節制地,經魄門排出。胃氣不降,則出現納呆脘悶、胃脘脹滿或疼痛、大便秘結等「胃失和降」之症。若胃氣不降,反而上逆,則出現噁心、嘔吐、呃逆、噯氣等「胃氣上逆」之候。胃氣不降,亦可影響心氣、肺氣的下降,可伴見失眠、心煩,出現「胃不和則臥不安」之象。
  2. 喜潤惡燥。由於胃為腑,屬陽土,其病易成燥熱之害,必賴充足津液的滋養,才能正常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。
*胃氣的含意,可分為四點:可指推動胃的運動以發揮其受納腐熟水穀的精微物質;或脾氣和胃氣的合稱,又稱為「中氣」;或水穀之精化生之穀氣;或一身之氣或「正氣」。

**脾胃雖同司飲食物的消化、吸收和轉輸,但性能上不一樣:胃為腑、脾為臟;胃主受納、脾主運化;胃氣主降、脾氣主升;胃屬陽土、喜潤惡燥,脾屬陰土、喜燥惡濕。二者納運協調,升降相因,燥濕相濟,陰陽相合,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、吸收和轉輸。人出生後,生命活動的繼續,和精氣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實,均依賴脾胃之氣運化的水穀精微,故稱脾胃為「後天之本」、「氣血化生之源」。在病理上,脾胃也是相互影響。脾為濕困,運化失職,可影響胃的受納和降;胃失和降,也影響脾的升清運化,從而出現腹脹、泄瀉等症。在養生防病方面,有說「四季脾旺不受邪」、「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」,脾氣健運,則正氣充足,人體就不易受病邪的侵襲。

Thursday, January 16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 肝系統

肝,位於腹腔,五行中屬木,屬「陰中之少陽」,又稱「將軍之官」。

肝的主要生理機能,是主疏泄主藏血。肝主疏泄、其用為陽;又主藏血,其體屬陰, 故有「肝體陰陽用之說」。


「肝主疏泄」,是指肝氣具有疏通、調暢全身氣機, 進而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、脾胃之氣的升降、膽汁分泌排泄,女子的排卵或男子的排精,以及情志得舒暢等作用。

  1. 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:肝的疏泄功能,能調暢氣機,使全身臟腑經絡之氣的運行暢達有序。氣能運血,氣行則血行;氣又能行津,氣行則津布。
  2. 促進脾胃之氣的升降, 和膽汁分泌排泄:肝氣暢達,亦有助脾氣升、胃氣降, 從而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。膽汁的分泌與排泄,也是在肝氣疏泄作用下完成。
  3. 促進女子的排卵或男子的排精:「女子以肝為先天」,女子月經定期來潮,是肝氣疏泄、和腎氣閉藏,相互協調的體現。同樣地,男子精液的儲藏與施泄,也是肝氣疏泄、和腎氣閉藏,相互協調的體現。
  4. 調暢情志:肝氣疏泄、氣機調暢、氣血調和,則心情開朗、既無抑鬱,也無亢奮。
肝的疏泄機能失常,稱為「肝失疏泄」,主要表現為以下的病理變化:
  1. 肝氣鬱結,疏泄失職,多因情志抑鬱,鬱怒傷肝而致。臨床表現多見悶悶不樂,悲憂欲哭、胸脇、兩乳或少腹等部位漲痛不舒等症。
  2. 肝氣亢逆,疏泄太過,多因暴怒傷肝,或氣鬱日久化火,導致肝氣亢逆,升發太過。臨床表現為急躁易怒,失眠頭痛,面紅目赤,胸脇、乳房常走竄漲痛;或血隨氣逆而吐血、咯血、甚則突然昏厥。
  3. 肝氣虛弱,升發無力,疏泄不及,可出現一系列因虛而鬱滯的臨床表現:如憂鬱膽怯、懈怠乏力、頭暈目眩、兩脇虛悶、善太息、脈弱等。
肝藏血」,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、調節血量、和防止出血的功能。
  1. 肝貯藏充足的血液,除了能化生和濡養肝氣,還能濡養肝臟及其形體官竅如筋、目等,使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女子以肝為先天,以血為本。肝血亦為經血之源。沖脈起於胞中而通於肝,也稱為「血海」。肝血充足、肝氣暢達、則肝血流注沖脈。沖脈血海充盛,則月經按時來潮。肝血也化生和濡養魂。肝血充足,則魂有所舍,不妄行游離,來維持正常神志及睡眠。
  2. 肝調節血量,以貯藏血液為前題。只有充足的血量貯備,才能有效的進行調節,控制血外流諸經和回歸肝臟。
  3. 肝防止出血的機理有三:肝氣收攝血液、氣能攝血;肝氣疏泄,防止血隨氣逆;以及肝主凝血。
肝的生理特性有肝為剛臟肝氣升發

肝為剛臟」,是指肝氣主升主動,具有剛強躁急的生理特性。


肝氣升發」,是指肝氣具有向上升動,和向外發散,以調暢氣機的生理特性。肝氣左升,與肺氣右降相協調,發揮調暢全身氣機、協調臟腑功能,及精氣血津液運行輸布等作用。肝氣升發失常,一般表現為升發障礙的肝氣鬱結,與升發太過的肝氣上逆的病理變化,病影響各臟腑的功能,與精氣血津液的運行輸布,故有「肝為五臟之賊」之說。


肝在體合筋」。筋,附於骨而聚於關節,具有連接關節、肌肉、主司關節運動的機能。筋有賴肝血和肝氣的濡養,肝血充足,則筋力強健,運動靈活,能耐受疲勞,並能較快的解除疲勞。「罷極」即勞困之義, 稱「肝為罷極之本」,是謂其為耐受疲睏的主要臟器。病理上,肝血虧虛、不能養筋 ,筋的運動能力減退,甚至可出現手足震顫、肢體麻木、屈伸不利等「血虛生風」征象。又如邪熱過盛,耗傷肝血、肝陰,使筋不得滋養,也會出現手足震顫、抽搐、甚至角弓反張等「熱極生風」征象。


肝其華在爪」。爪甲,包括指甲和趾甲,乃筋之延續,故謂「爪為筋之餘」。爪甲亦依賴肝血和肝氣的榮養。肝血、肝氣的盛衰及其作用的強弱,可從爪甲的色澤、形態、榮枯表現出來。肝血充足,則爪甲堅韌、紅潤光澤;若肝血不足,則爪甲萎軟而薄、枯而色夭,甚至變形、脆裂。

肝在竅為目」。目,又稱「精明」。目之視物,須依賴肝血的濡養和肝氣的疏泄。肝的筋脈又上達目系,所以肝與目關係密切。肝血充足,肝氣調和,目才能發揮其視物辨色的功能。若肝陰肝血不足,則會導致兩目乾澀、視物不清、目眩、目眶疼痛等症。肝經風熱,則目赤癢痛;肝風內動,則目睛上吊、兩目斜視;肝氣鬱結,久而火動痰生,蒙蔽清竅,則二目昏蒙、視物不清。治療上,凡目疾多從肝論治。


肝在液為淚」。淚從目出,亦是由肝精肝血,經肝氣疏泄而化生,有濡養眼球、保護眼睛、排除異物、清潔眼球的功能。若肝血不足,則兩目乾澀;肝經風熱或肝經濕熱,可見目眵增多、迎風流淚等。

肝在志為怒」。怒,是人在激動時的情志變化,由肝之精氣化生,是肝對外界環境刺激的答應。怒志人人皆有,在一定程度內的情緒發泄,有利肝的疏泄和調暢。但大怒或鬱怒不解,對身體是一種不良刺激,既可引起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精血津液運行輸布障礙,痰飲瘀血及癥瘕積聚內生,又可致肝氣上逆,血隨氣逆,發為出血、中風昏厥。大怒暴怒,「怒則氣上」,可導致肝氣升發太過,煩躁易怒,激動亢奮,稱為「大怒傷肝」。鬱怒不解,則易肝氣鬱結,表現為心情抑鬱、悶悶不樂,稱為「鬱怒傷肝」。怒以肝的氣血為生理基礎,肝的氣血失調,或肝陰不足、肝陽偏亢,則稍有刺激,即易發怒。臨床辨證,屬鬱怒者,當以疏肝解鬱為治;大怒者,當以平肝降逆為治則。


肝與春氣相通應」。肝氣升發疏泄、喜條達而惡抑鬱,同氣相求,故與春氣相通應。病理上,肝氣偏旺、肝陽偏亢或脾胃虛弱患者,易在春天發病,出現目眩、 煩躁易怒、甚至中風昏厥;情志抑鬱的患者,則易見兩肋脹痛、胃脘痞悶、噯氣泛惡或腹痛腹瀉等征象。養生方面,人體氣血隨春生而生生不息,故適宜「早臥早起、與雞俱興」。


肝與膽相表裡」,是指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,相互屬絡為表裡。

膽,又稱「中正之官」,主要生理功能,是主貯藏和排泄膽汁與主決斷。

  1. 貯藏和排泄膽汁膽汁, 又稱「精汁」,來源於肝,由肝精、肝血,或由肝之餘氣凝聚而成。膽汁生成後,進入膽腑,由膽腑濃縮並貯藏。再在肝氣的疏泄作用下,排泄而注入腸中,以促進飲食水穀的消化和吸收。相對肝氣升發,膽氣以下降為順。病理上,膽汁分泌排泄障礙,可見厭食、腹脹、腹瀉等症;濕熱藴膽,肝失疏泄,膽汁外溢,則發為黃疸。若氣機上逆,膽汁上溢,則出現口苦、嘔吐黃綠苦水等症狀。
  2. 主決斷。指膽具有判斷事物、作出決定的作用。這對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響,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。
*膽既屬六腑,也屬奇恆之腑。由於在解剖形態上,膽屬空腔器官,在生理功能上有助傳化水穀,且附於肝之短時間,其經脈與肝之經脈相互絡屬於肝膽,構成表裡關係,所以說膽為六腑之一。但古人認為膽汁為清淨的精汁,類似五臟之藏精;故膽有「中精之腑」、「清淨之腑」或「中清之腑」之稱。而膽本身不受盛水穀,無直接傳化水穀,與一般六腑不同,故又屬奇恆之腑。

Wednesday, January 15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 心系統

心位於胸中,在五行屬火,為「陽中之太陽」。

心主宰人體整個生命活動,故又稱為「君主之官」、「生之本」。


心的生理功能有二,主血脈與藏神。


心主血脈」。心、脈、血三者密切相連,構成一個血液循環系統。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,須依賴心氣充沛、血液充盈、脈管通利為基本條件。「心主血脈」,是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的生成、運化、心臟的搏動、脈管的舒縮等,使血液在脈道中運行,流注全身,發揮營養和滋潤的作用。


心藏神」。心藏神的功能,是建立於心主血脈的基礎上,因為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。心既是「廣義之神」,能統帥全身臟腑、經絡、形體、官竅的生理活動;同時也是「狹義之神」,能任物並接受外界刺激而作出反應,進行意識、思維、情感等精神活動。神能馭氣控精,並調節血液和津液的運行輸布。臟腑之精化為臟腑之氣,臟腑之氣推動和調控臟腑機能。各臟腑經絡等不同功能,都必須在心神主宰和協調下分工合作,故心又稱為「五臟六腑之大主」。


心的生理特性有三:心為陽臟心主通明心氣下降


心為陽臟」。心位於胸中,在五行屬火,為陽中之太陽,故為「陽臟」或「火臟」;以心陽為用,但也必須與心陰相協調。


心主通明」。指心脈以通暢為本、心神以清明為要。


心氣下降」。心位於人體上部,其氣宜降。當中尤以心陽下降於腎、資助腎陽為重。


心在體合脈」。脈,即血脈,為血液運行的管道,故稱「脈為血之府」。脈統屬於心,由心主司。脈能「壅遏營氣,令無所避」,血脈具有約束、固攝血氣在脈道中運行,防止逸出脈外的作用。同時,脈道必須保持通理滑潤,防止血液瘀滯。


心其華在面」。全身血氣皆上注於面,故面部的色澤,可反映心血的盛衰、心氣的盛衰和心機能的強弱。


心在竅為舌」。舌主味覺,心之氣血通過經脈上榮於舌,使之能鑒別五味。舌主言語,舌的運動和語言表達能力,則依賴心神的統領。舌體血管豐富,外無表皮覆蓋,故舌色能靈敏的反映心主血脈的功能。心與舌通過經脈相聯系,手少陽之別絡循經如於心中,達舌本。故心的精氣盛衰能從舌頭的變化得而反映 - 心主血脈和藏神的機能正常,則舌體紅活榮潤,柔軟靈活,味覺靈敏,語言流利。


心在液為汗」。汗,是津液經陽氣蒸化後,由汗孔排于體表的液體。心主血脈,血液與津液同源互化,血液的水液滲出脈外,則為津液,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。心血充足、津液充足,汗化有源,既可滋潤皮膚,又可排出體內的廢水。汗出過多,津液大傷,必然耗傷及心精、心氣、心神, 可見心慌、心悸之證;大汗更可致心氣、心陽暴脫,而出現氣脫、亡陽的危候。故謂「血汗同源」,「汗為心之液」。另外,心以其主血脈和藏神機能為基礎,主司汗液的生成與排泄,從而維持人體內外環境的協調平衡。


心在志為喜」。喜,是心之精氣對外界刺激的良性應答。心精、心氣、心血充沛、心陰心陽協調,是喜樂情緒的內在基礎。喜樂有益心主血脈的機能,「喜則氣和志達,營衛通利。」從心主神志的功能狀況來分析,又有太過與不及的變化:精神亢奮使人喜笑不休,精神萎靡,則可使人易於悲傷。另外,心為神明之主,故五志過度,均能損傷心神。


心與夏氣相通」。心為火臟,陽氣最盛,同氣相求,故與夏氣相通應。在病理上,心陽虛的患者,病情多在夏天得以舒緩;相反,陽盛陰虛之體的心臟病與情志病,則在夏天加重。養生方面,夏三月宜「夜臥早起、無厭于日」。而治療,則提出「冬病夏治」的理論,如陽虛的心臟病,在夏天陽氣隆盛之時適當調理,可事半功倍。


與小腸相表裡」,是指手少陰心經、與手太陽小腸經,相互屬絡而成為表裡。


小腸又稱「受盛之官」,主要功能有三:主受盛化物、主泌別清濁與小腸主液。

  1. 主受盛化物:「受盛」,即接受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;「化物」,即對飲食物作進一步的消化。
  2. 主泌別清濁:即是經小腸中的食糜,在作進一步消化的過程中,隨之分為清、濁兩部份。清者,即水穀精微和津液,由小腸吸收,經脾氣運輸全身。濁者,即食物殘渣和部份水液,經胃和小腸之氣的作用,通過闌門傳送到大腸。小腸泌別清濁的功能正常,則二便正常。相反,則清濁不分;不僅水穀精微得不到吸收,出現便溏;而且水液經糞便大量排出,會致尿量減少。
  3. 小腸主液:是指小腸在吸收水穀精微的同時,也吸收大量水份,從而參與體內的水液代謝。以「利小便以實大便」的方法治療腹瀉,就是「小腸主液」的實體應用。

Monday, January 13, 2014

中醫淺說:藏象學說

中醫的藏象,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,表現於體外的生理病理征象,和它們與自然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。

中醫的藏象學說,是一套利用古代精氣陰陽五行學說,以五臟為中心,精氣血津液為物質基礎,通過經絡系統,把臟腑、奇恆之腑等、連系成一個整體的生理病理系統(五臟一體觀)。

五臟的生理病理機能系統,既不只是五個垂直的獨立系統,也不只是首尾相連的環狀系統,而是一個複雜的網絡系統。臟腑之間在生理上協調統一,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。某一臟腑發病,也會影響其他臟腑和整個機體的生理功能。因此,在辯證論治時,不能單看一個臟腑或器官的功能(如西醫),必須了解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,功能上的協調和規律等。

由此可見,
中醫的藏象學說,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和內涵,不限於臟腑的形態結構,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變化,還包括它們跟精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關係,以及臟腑之間、臟腑與形體官竅之間,及自然、社會、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說。藏象學說處處表現出中醫特有的「整體觀」:既有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整體性,也有五臟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。

藏象學說的形成,大致有四大方面:

  1. 古代解剖學的認識,是藏象學說的形態學基礎
  2. 長期對生命現象的直接觀察,利用以表知裡、取象比類的思維,是藏象學說形成的主要方法
  3. 古代哲學思想(如精氣學說、陰陽學說、五行學說等)的滲透,使藏象學說系統化
  4. 醫療實踐經驗的累積,使藏象學說不斷充實和完善
臟腑,是人體內臟的總稱。中醫學以臟腑的形態和生理特點的不同,將其分為三類:
  1. 五臟:即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。(在經絡學說中,心包也為臟,故共有六臟,與手足六陰經相配)
  2. 六腑:即膽、小腸、胃、大腸、膀胱、三焦。
  3. 奇恆之腑:即腦、骨、髓、脈、膽、女子胞(男子則為精室)。
五臟的組織相對充實,共同的生理特點為化生和儲藏精氣。「藏精氣而不瀉,故滿而不能實」,強調精氣宜充滿和流通布散。

六腑多為中空的囊狀或管腔,共同生理特點為受盛和傳化水穀。「傳化物而不藏,故實而不能滿也」,強調水穀宜充實,不斷傳輸變化,以保證虛實更替的狀態。其中,「
七沖門」是指消化道的七道門戶:唇為飛門、齒為戶門、會厭為吸門、胃為賁門、太倉下口為幽門、大腸小腸會為闌門、下極為魄門。

奇恆之腑,因其形態似腑,為中空器官,但功能似臟,能貯藏精氣,似臟非臟,似腑非腑,故稱為奇(異)恆(常)之腑。


此外,臟病多虛、故五臟宜補;而腑病多實、故六腑宜瀉。


中醫學以臟腑藏精、精化為氣、氣分陰陽等理論,建立了「臟腑精氣陰陽」的概念。一身之精分藏在藏腑之中,稱為「臟腑之精」。「臟腑之精」化為「臟腑之氣」,其中具有溫煦、推動、興奮作用的部分,為臟腑之陽氣;而具有涼潤、抑制、寧靜作用的部分,為臟腑之陰氣。

Wednesday, January 8, 2014

中醫淺說 : 五行學說-治療

臨床上,確定治療的原則和方法,也可以應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規律。

跟據「五行相生規律」的治則是「補母」與「瀉子」,即「虛則補其母、實則瀉其子」。對臟腑的虛證,不但要補本臟,還要補其母臟;而治療實證時,不單要瀉本臟,還要瀉其子臟。治法主要有 :「滋水涵木法」、「益火補土法」、「培土生金法」、「金水相生法」四種。
  1. 「滋水涵木法」:滋養腎陰以養肝陰的治法,又稱「滋腎養肝」,或「滋補肝腎」法。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致肝陰不足,甚致肝陽上亢之證。
  2. 「益火補土法」:(注:此「火」是指「命門之火」, 即腎陽而不是心火。)溫腎陽而補脾陽的治法,又稱「溫補脾腎法」。適用於腎陽式微而致脾陽不振之證。
  3. 「培土生金法」:健脾益氣以補益肺氣的治法。適用於脾肺氣虛之證。
  4. 「金水相生法」:滋養肺腎之陰的治法,又稱「滋養肺腎」法。適用於肺陰虧虛,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;或腎陰不足,精氣不能上滋于肺,所引起的肺腎陰虛證。
跟據「五行相克規律」的治則是「抑強」與「扶弱」。「抑強」適用於相克「太過」的相乘或相侮,著重制伏其強盛者,使弱者易於恢復。「扶弱」則適用於相克「不及」的相乘或相侮,在強盛者尚未克制太過之時,預先加強被克制者的力量,以防止病情的發展。治法主要有 :「抑木扶土法」、「培土制水法」、「佐金平木法」、「瀉南補北法」等四種。
  1. 「抑木扶土法」:以疏肝健脾,或平肝和胃法,以治療肝脾不和、或肝氣犯胃之證,又稱「疏肝健脾」或「平肝和胃」法。適於木旺乘土、或土虛木乘之證。
  2. 「培土制水法」:以健脾利水之法,以治療脾虛不運、水濕停聚以致水腫脹滿之證,又稱「敦土利水」法。
  3. 「佐金平木法」:是滋肺陰、清肝火之法,以治療肝火犯肺證,亦稱為「滋肺清肝」法。多用於肺陰不足,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證。
  4. 「瀉南補北法」:以瀉心火、滋腎水之法,以治療心腎不交證,又稱「瀉火補水」法、「滋陰降火」法。用于腎陰不足、心火偏旺、水火不濟、心腎不交之證。
五行理論,也用於指導臟腑用藥。不同的藥物,有不同的顏色與氣味。以顏色分,有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五色;以氣味分,有酸、苦、甘甜、辛、咸五味。藥物的五色五味,與五臟的關係,是以天然色味、性能與歸經為依據,按照五行來歸類。

  • 肝 :青色、酸味。如白芍、山茱萸味酸入肝,以補肝之精血。
  • 心 :赤色、苦味。如丹參味苦色赤,入心精以活血安神。
  • 脾 :黃色、甘味。如石膏色白味辛,入肺經以清肺熱。
  • 肺 :白色、辛味。如白术色黃味甘,入脾以補益脾氣。
  • 腎 :黑色、咸味。如玄參、生地色黑味咸,入腎以滋養腎陰。

在針灸療法中,針灸學家將手足十二經,近手足末端的井、滎、輸、經、合「五輸穴」分別配屬於五行。在治療臟腑疾病時,根據不同的病情,以五行的生克規律進行選穴治療。如治療肝虛時,根據「虛則補其母」的原則,取腎經的合穴陰谷,或本經合穴曲泉進行治療。若治療肝實証時,根據「實則瀉其子」的原則,取心經滎穴少府,或本經滎穴行間治療,以達到補虛瀉實,恢復臟腑正常功能之效。

Monday, January 6, 2014

中醫淺說 : 五行生克論 -傳變

根據五行「生、克、乘、侮」理論,五臟中一臟有病,可傳至他臟;他臟的病變,也可傳至本臟,稱為「傳變」。疾病傳變與否,取決與臟氣的盛衰。一般來說,「盛則傳、虛則受。」

疾病在五臟之間的傳變,可按照五行相生的「母子關係」,或「相克關係」來解釋。

相生關係之傳變,主要分「母病及子」與「子病及母」兩方面。

母病及子」,即母臟之病(先病)轉及子臟。比如腎屬水、肝屬木,水生木,故腎為母臟、肝為子臟。腎陰不足導致肝陽上亢,就屬於母病及子的傳變,較多見母虛子亦虛的虛證。

子病及母」,即子臟之病(先病)轉之母臟。比如肝屬木、心屬火,木生火,故肝為母臟、心為子臟。因心火旺盛導致心肝火旺,就屬於子病及母的傳變。「子病及母」的規律有三,既有子虛母亦虛的虛證,如心肝血虛;也有子盛母亦盛的實證,如心肝火旺;還有子盛導至母虛的「虛實夾雜」,如木亢水虧,肝火亢盛下劫腎陰,又稱「子盜母氣」。

相克關係之傳變,主要分為「相乘」與「相侮」兩方面。相乘」,即相克太過為病。原因有二:
  1. 是某臟「過盛」,過份克制其「所勝」之臟。比如肝屬木、脾屬土,木克土,先有肝氣上逆,後導致脾胃運化泄瀉,稱為「木旺乘脾」(即肝氣乘脾),就屬於「過盛」的相乘關係。
  2. 是某臟「過弱」,不耐其「所不勝」之臟的正常克制。同樣是肝木克脾土,先有脾胃虛弱,不能耐受肝氣克伐,稱為「土虛木乘」(即脾虛肝乘),就屬於「不及」的相乘關係。
「相侮」,即反向克制為病。原因也有二:
  1. 「太過相侮」,指某臟過盛,反向克制其「所不勝」之臟。比如肺屬金、肝屬木,肺金本可克肝木,由於暴怒所致肝氣上逆,後導致咳逆上氣咯血,肝木反侮肺金,稱為「木火刑金」(即肝火犯肺),就屬於太過的相侮關係。
  2. 「不及相侮」,指某臟過弱,不能正常克制其「所勝」之臟。比如脾屬土、腎屬水,脾土本可克腎水,脾胃虛弱,不能約制腎水而出現水腫,稱為「土虛水侮」(即脾虛水腫),就屬於不及的相侮關係。
疾病傳變的順逆和預後,一般來說,按照相生傳變稱之為「順傳」,稱之為輕、吉、預後較好;相反,按照相乘相侮傳變,叫「逆傳」,病情比較重,就是預後不好。

五臟外應五時的發病規律, 主要有兩方面:「主時發病」和「非主時發病」。
主時發病」 是指五臟發病通常在屬於同一五行系統的季節,比如:肝和春天同屬於木,肝病多在春季發生,屬於「主時發病」。非主時發病」,是指在五臟在不屬於同一五行系統的季節發病,多是受到五臟之間傳變的影響。比如:在春天發生脾病,就很可能就是因為跟春天同屬於木的肝先有問體,「木旺乘脾」所導致的。

Saturday, January 4, 2014

中醫淺說 : 五行學說 - 五臟系統

五行學說,把人體的五臟分別歸屬於五行;以木、火、水、金、土的屬性為據和彼此相生相克的關係,來類比和描述五臟系統的生理功能和相互關係。

木曰曲直」,有生長、升發、舒暢、條達的特性。「肝」喜條達而惡抑鬱,有疏泄的功能,故肝屬於木。

火曰炎上」,有溫熱、向上的特性。「心」主要以陽氣為用,能推動心臟搏動,溫煦全身血脈,故屬火又稱為「火臟」或「陽臟」。

土曰稼穡」,有生化、承載、受納萬物的特性。「脾」運化水穀精微,營養臟腑形體,為氣血生化之源,故脾屬於土。

金曰從革」,有清肅、收斂的特性。「肺」主氣,肺氣以肅降為順,故肺屬於金。

「水曰潤下」,有寒潤、向下、閉藏的特性。「腎」主水藏精,故以腎屬水。

五臟之間,每一臟都具有「生我」、「我生」、「克我」、「我克」的生理關係。五臟之間生克制化,維持人體的整體協調平衡。

「五臟之間的資生關係」:
  • 肝木心火:肝藏血以濟心、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
  • 心火脾土:心陽溫暖脾氣,助脾運化
  • 脾土肺金:脾氣運化,化氣以充肺
  • 肺金養腎水: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腎精,肺氣肅降以助腎納氣
  • 腎水滋肝木:腎藏精滋養肝血,腎陰資助肝陰,防肝陽上亢

「五臟之間的制約關係」:
  • 肝木脾土:肝氣條達,可疏泄脾氣之壅滯
  • 心火肺金:心火陽熱,可抑制肺氣清肅過度
  • 脾土制腎水:脾氣運化,可防止腎水氾濫
  • 肺金肝木:肺氣清肅,可抑制肝陽上亢
  • 腎水制心火:腎陰水足,可防止心火亢烈

Thursday, January 2, 2014

中醫淺說 : 五行學說 -生克論

五行」,是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這五種物質的運動。

五」,是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種基本物質。「行」,是指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。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這五種物質,皆是日常生活中常見及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;在相互作用下,還可產生新的物質。古人運用「取象比類」*和「推演絡譯」的方法,以五行的特性及其運動規律,把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,分歸為五行五類。

五行學說」,就是研究五行的特性,及其運動變化規律,用以闡䆁宇宙萬物的發生、發展和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理論,是古人認識宇宙、和解釋宇宙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。其基本觀點,是指宇宙萬物都是由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種基本物質所構成,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,都是這五種物質不停運動,和相互作用的結果。

五行相生」,是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之間,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、助長和促進的關係。相生關係中,「生我」者為「母」、「我生」者為「子」。

「五行相克」,是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之間,存在著有序的遞相克制、制約的關係。相克關係中,「克我」者為「所不勝」、「我克」者為「所勝」。

「五行制化」,是指五行之間,既相互資生,又相互制化,以維持平衡協調,推動事物穩定有序的變化與發展。


「五行性復」,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,引起其「所不勝」的報復性制約,從而使五行之間恢復於協調和穩定。



「五行相乘」,是指五行中一行對其「所勝」的「過度」制約,如木亢乘土、水盛乘火。導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二:「所不勝」太強,對其「所勝」過度制約;或「所勝」太弱,其「所不勝」相對過亢而產生的過度制約。

「五行相侮」,是指五行中一行對其「所不勝」的「反向」制約,如木亢侮金、水旺侮土。導致五行相侮的原因有二:「所不勝」太弱,不能制約其「所勝」,反而被其反向制約;或「所勝」太強,不但不受其「所不勝」制約,反而侮相其「所不勝」。

母子相及」,是指五行相生關係中的異常變化,包括「母病及子」與「子病及母」。母病及子」,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,累及其子行,導致母子兩行皆異常。子病及母」,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,累及其母行,導致母子兩行皆異常。

* 「取象比類」和「推演絡譯」,都是把事物和現象,在五行歸類的方法。「取象」,是從事物的形象,比如形態、作用、性質等,找出能反映本質的特有征象。「比類」,則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屬性為基準,與某種事物所持有的征象相比較,以確定其歸類。「推演絡譯」,就是根據已知的某些事情的五行歸類,推演歸納其他相關的事物,從而確定其五行屬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