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Saturday, January 18, 2014

中醫淺說:臟象學說 - 肺系統

肺,位於胸中,覆蓋其餘各臟和六腑之上,故又有「華蓋」之稱。肺五行屬金,為「陽中之少陰」,又稱「相傅之官」。

肺的主要生理功能,為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。

「肺主氣司呼吸」,包括肺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兩方面:

  1. 肺主呼吸之氣」,是指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。通過肺氣宣發肅降,吸清呼濁,吐故納新。宣發肅降失調:胸悶、咳嗽、喘促、呼吸不利。
  2. 「肺主一身之氣」,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。肺把自然界的清氣,與脾胃運化的水穀之氣,結合而成為「宗氣」。宗氣走息道、行呼吸,貫心脈、行氣血,沿三焦下行,蓄丹田以資元氣,主宰一身之氣的盛衰。此外,呼吸調均是氣的生成和運行的的基本條件。肺有節律的呼吸機能,調節氣的升降出入。
肺主行水」,是指肺氣的宣發肅降運動,推動和調節全身津液的輸佈和排泄。肺氣行水,調通水道。通過肺氣宣發,把脾轉輸至肺的水液,與水穀精微較清的部份,向上向外布散,上達頭面諸竅,外達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潤之;並在衛氣的推動和調節下,化汗排出體外。通過肺氣肅降,把脾轉輸至肺的水液,與水穀精微較稠的部份,向下向內布散至膀胱與各臟腑;並把臟腑代謝所產生的濁液,下輸至腎和膀胱,化尿排出。若肺宣發肅降失常,可見津液代謝障礙,出現尿少、痰飲、上肢浮腫等征象。治療可用「宣肺利水」、或「降氣利水」,「開上源而利下流」等方法。

肺朝百脈」,是指全身血液,都通過百脈流經於肺,經肺的呼吸,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,再通過肺氣宣發肅降,把富於清氣的血液,重新通過百脈,輸布全身。心主一身之血、肺主一身之氣。肺氣調節全身氣機,輔心行血,促進血液運行。若肺氣虛弱,可導致心血運行不暢、血脈瘀滯,則見心悸怔忡、心胸憋悶、唇舌青紫、脈細澀或結代。若因心氣虛弱或心陽不振,也可導致肺氣宣通,出現呼吸短促、氣喘、咳嗽等征象。

肺主治節」,是肺氣具有治理調節呼吸,以及全身之氣、血的運行,和津液的輸布代謝;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。主要體現在四方面:

  1. 治理調節呼吸。肺氣宣發肅降,維持通暢均勻的呼吸,使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。
  2. 調理全身氣機。通過呼吸運動,調節一身之氣的升降出入,保持氣機調暢。
  3. 治理調節血液的運行。通過肺朝百脈,輔心行血,促進血液運行。
  4. 治理調節津液的運行。通過肺主行水,肺氣宣發肅降,推動和調節全身津液的輸佈和排泄。
肺的生理特性有三,為肺為華蓋肺為嬌臟肺氣宣降
  1. 肺為「華蓋:肺位置最高,又能宣發衛氣於體表,保護諸臟免受外邪的侵襲,為「五臟六腑之蓋」。居高而主行水,故又稱為「水之上源」。
  2. 肺為「嬌臟:肺生理上清虛嬌嫩,易受外邪。性喜潤惡燥,不耐寒熱,亦不容異物。外感六邪,易從口鼻皮毛,常易犯肺為病。而其他臟腑病變,亦常累及於肺。治療以輕清、宣散為貴,過寒過熱過燥皆不適宜。
  3. 肺氣宣降:是指肺氣的向上向外、和向下向內(如膀胱、內臟)的相反相成的運動,以維持呼吸與水液代謝的協調有序。「肺氣宣發」,體現在呼出體內濁氣;把脾轉輸至肺的水穀精微上輸頭面、皮毛肌腠;宣發衛氣於皮毛肌腠,發揮其溫分肉,充皮膚,肥腠理,司開闔的功能,並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,控制和調節其排泄。「肺氣肅降」,體現在吸入自然界的清氣,並把清氣與穀氣相融合,成為宗氣,向下布散至臍下,以資元氣;把脾轉輸至肺的水穀精微向下向內布散至他臟以濡養之;把臟腑代謝產生的濁液,下輸於腎或膀胱,成為尿液生成之源。
臨床上,外邪侵襲,多致肺失肅降,出現呼吸短促、喘息、咳痰,以及衛氣被遏、腠理閉塞的鼻塞、噴嚏、惡寒、無汗等症。內傷及肺,則多致肺失宣發,出現呼吸不暢,胸悶喘息等。宣發與肅降失常相互影響,互為因果,終形成宣降同時失常的狀態。

肺在體合皮、其華在毛」。皮毛具有防禦外邪、調節津液代謝調節體溫輔助呼吸等生理功能。

肺對皮毛的作用有二:
  1. 衛氣外輸於皮毛,以發揮其溫分肉、充皮膚、肥腠理,司開蓋、及防禦外邪的作用。
  2. 把水穀精微和津液,外輸於皮毛,以發揮濡養、滋潤的作用。
皮毛對肺的作用也有二:
  1. 宣散肺氣,以調節呼吸。氣門即汗孔,不僅是排泄汗液的門戶,而且液隨肺氣的宣發肅降,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部位。
  2. 皮毛受邪,可內合於肺。如寒邪客表, 可見惡寒發熱、頭身疼痛、無汗、脈緊等症;若已入肺,則伴有咳喘。故治療外感表症時,宣肺和解表常並用。
肺在竅為鼻、喉為肺之門戶」。鼻,為呼吸之氣出入之所。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,主通氣和主嗅覺,均須依賴肺津的濡養,和肺氣的宣發運動,故有「鼻者,肺之官也」。喉,為呼吸之門戶。主司發音,也須依賴肺津的濡養,和肺氣的推動。

肺在液為涕」。涕,為鼻竅的分泌液;功能有潤澤鼻竅、防禦外邪、利於呼吸等。肺氣、肺精的作用是否正常,亦能從涕的變化得以反映。

肺在志為悲」。悲,是肺之精氣對外界刺激的應答。憂、悲皆由肺精、肺氣化生,同屬肺志。悲憂過度,可損肺精、肺氣。故曰:「悲則氣消」;表現為意志消沉、精神不振、氣短胸悶,乏力懶言等。反之,肺精氣虛衰,或肺失宣降,機體對外來刺激耐受力下,也易生悲憂情緒。


肺與秋氣相通應」。五臟與自然四時陰陽相同應。肺與秋同屬於五行之金。人體肺氣清肅下降,同氣相求,故與秋氣相通應。秋天的肅殺,是對夏天生長太過的削減;肺氣的肅降,是對心火上炎太過的制約。故肺金之氣應秋而旺,肺氣約制和收斂功能強盛。人體氣血,也隨「秋收」而內斂,逐漸向「冬藏」過渡。養生上,應「早臥早起、與雞俱興」。在治療肺病時,秋季不宜過於發散、應順其斂降之性。此外,秋季多見燥證,如乾咳無痰、口鼻乾燥、皮膚乾裂;治療可用甘潤、溫潤、涼潤之品如桑杏湯、清燥救肺湯治之。


肺與大腸相表裡」,是指手太陰肺經、與手陽明大腸經,相互屬絡而成為表裡。


大腸的主要生理機能,是主傳化糟粕主津

  1. 主傳化糟粕。是指大腸接受食物殘渣,形成糞便,排出體外的功能,故大腸又稱「傳導之官」。大腸的傳化糟粕,實為小腸泌別清濁的承接,亦與胃氣的通降、脾氣的運化、肺氣的肅降、和腎氣的推動固攝作用有關。
  2. 大腸主津。是指大腸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液,以形成糞便,即所謂「燥化作用」。說明大腸跟體內的津液代謝有關。
*肺氣肅降,有助大腸的傳化糟粕,大腸的正常傳化糟粕,也有助肺氣的清肅下行。臨床上,肺氣壅滯逆上,痰涎壅盛於肺,可用通腑利腸之法瀉肺實;大腸傳化不利的便秘,可用清肅肺氣的治法,清肅之氣下行而腑通;肺氣虛弱,亦可導致大腸的失於固攝或傳化,故氣虛滑脫或便秘,可採用補肺益氣的方法治療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