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Saturday, November 30, 2013

中醫淺說:精、氣、血關係失調

精、氣、血在病理傷,常見相互影響或同病的病理變化。

一、「精氣兩虛」

  • 由於精可化氣、氣聚為精,故精氣並虛、或精傷及氣、或氣傷及精,均可見精氣兩虛的症侯。
  • 腎藏精,元氣發於腎,故最具代表性的為腎之精氣虧虛。
  • 臨床常見:氣短乏力,生長發育不良,生殖功能障礙,體弱多病、未老先衰等。


二、「精血不足」

  • 腎藏精、肝藏血。腎與肝精血同源,故肝腎精血不足較為常見。
  • 多種疾病傷及肝腎,或肝病及腎、或腎病及肝,結可形成肝腎精血不足的病機。
  • 臨床常見:因肝血虛而引起的眩暈、目澀、月經先期、經少等症;或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、耳鳴、精少不孕等。


三、「氣滯精瘀」/「血瘀精阻」
  • 氣機失調,疏泄失司及瘀血內阻,皆可致氣滯精瘀或血瘀精阻。二者互為因果,同時並見。
  • 臨床常見除一般精瘀症狀(如排精不暢或不能排精)外,可見陰部脹痛重墜明顯,或血精,或陰部小核硬節等。

Saturday, November 23, 2013

中醫淺說:精、氣、血、津液、神的關係

精、氣、血、津液、神之間,存在着相互依存、相互影響的關係。

一、氣與血的關係 

氣與血皆為人體基本,都由人身之精所化。氣屬陽,血屬剛,具有互根互用的關係。所謂「氣為血之帥」、「血為氣之母」,簡單來說,氣是血液的生成和運行動力,血是氣的化生基礎和載體。

「氣為血之帥」可體現在三方面:

  1. 氣能化血、
  2. 氣能行血、
  3. 氣能攝血。
在治療常見的血證如血虛、瘀血等等,常常以補氣、行氣、降氣、升提的藥物,配合補血藥使用,就是「氣為血之帥」的理論的體現。

「血為氣之母」可體現在兩方面:

  1. 血能養氣
  2. 血能載氣
臨床上,血虛的病人常有氣虛的徵狀,其道理就在於此。

二、氣與津液的關係

氣屬陽,津液屬陰,兩者均源於脾胃所運化的水穀精微,其生成和輸佈過程中,有著密切的關係。兩者之間的關係,跟氣和血的關係很相像:氣是津液的生成和運行動力,津液也是氣的化生基礎和載體。

氣與津液的關係,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:

  1. 氣能生津、
  2. 氣能行津、
  3. 氣能攝津、
  4. 津能生氣、
  5. 津能載氣。
在病理上,津液病變,可概括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兩方面。津液不足又稱「津傷證」,一般表現為口渴,在治療上往往採用補氣生津的法則。氣不行水,津液不化,容易造成痰飲內阻。所謂「治痰先治氣」、「治濕兼理脾」。臨床上要消除這些病理產物,通常是利水化濕藥,配合行氣補氣藥同時並用。

三、精、血、津液的關係

精、血、津液都是人體內的液態精微物質,生理上三者互相化生、互相補充,病理上也是互相影響,一方不足導致另一方虧少,產生精血不足和津枯血燥的病變,一榮俱榮、一衰俱衰,三者關係非常密切。

「精血同源」:精和血均由水穀精氣所化生和充養,同具濡養和化神的作用,兩者間化源相同、相互資生轉化,故有「精血同源」之說。精和血的關係,具體表現在「精可化血」和「血可養精」兩方面:藏於臟腑中之精,可融入血脈中而化為血;血液輸送到臟腑中,也可充養臟腑之精。同時,由於「腎藏精」、「肝藏血」,「精血同源」也可稱為「肝腎同源」。在治療時,由於兩者起源相同,生理病理密切相關,通常採用「腎肝同治」之法則。

「津血同源」:津液和血均由水穀精氣所化生,同具濡養和滋潤的作用,兩者間化源相同、相互資生轉化,故有「津血同源」之說。汗為津所化生,汗出過多傷津,津耗則血少,故又有「血汗同源」之說。在病理上,若大量出血,可耗血傷津;嚴重的傷津脫液,也可引致津枯血燥。臨床治療上,保津可以保血,養血也可以生津。對失血過多的病人,不宜採用發汗的療法;同樣地,對多汗或吐泄的病人,亦不可以輕用破血、逐血的藥。


四、精、氣、神之間的關係

精、氣、神,中醫稱為「人身三寶」,對人體極為重要。生理上三者相互依存,相互為用,病理上也是互相影響。其中,精與氣是神的物質基礎,神則主宰精與神。

精、氣、神的關係,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:

  1. 精能化氣、
  2. 精氣化神、
  3. 氣能生精攝精、
  4. 氣能化神、
  5. 神馭精氣。
精足則氣旺、精虧則神衰;氣充則神明、氣虛則神衰。三者缺一不可、三者之間不協調統一更不可。

精、氣、血、津液均是人體內的精微物質,屬於「形」。「形」跟「神」兩者是不可分割:所謂「神本於形而生,依附於形而存」、「無形則神無以附、無神則形無以活」、「形為神之宅、神為形之主」、「形神合一」就是這個意思。中醫養生學著重「形神共養」: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,還要攝養精神。只有精、氣、血、津液、神都充盈,人體才可在健康的狀態下運作。

Wednesday, November 20, 2013

中醫淺談:神的概念

中醫學的「神」,亦稱為「人體之神」,是人體的生命活動的主宰,也是其外在總體表現的統稱。「神」能協調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、調節精氣血津液的代謝、調暢情志活動等,是人體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主宰。

「人體之神」, 有「廣義」跟「狹義」之分。「廣義的神」,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,即「神氣」。「狹義的神」,是指的是人的意識(五神)、情感(七情五志)、思維等精神活動,即「神志」。

五神,即神、魂、魄、意、志,是對人的感覺、意識等精神活動的概括。中醫學將其分屬於五臟,但總統於心。

  • 心藏神,「意志思慮之類皆神也」,心神統帥魂、魄、意、志等諸神。
  • 肝藏魂,「隨神往來者謂之魄」,魂是人的意識活動。
  • 肺藏魄,「魄之為用,能動能作,痛癢由之而覺也」,魄是先天的感知覺和運動能力(如無意識活反射動作等)。
  • 脾藏意,「心有所憶謂之意」,意即記憶,把外來知識經思維取捨,保留下來的印象。
  • 腎藏志,「意之所存謂之志」,心意已決,並欲付諸實踐者,謂之志。

情志的分類,包括「五志說」和「七情說」。根據五行學說,情志有五、分屬五臟:心在志為喜、肝在志為怒、脾在志為思、肺在志為憂、腎在志為恐,故稱「五志」。「七情者,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是也」;七情之中,悲與憂情感相似,可以相合;驚亦有恐懼之意,故驚可歸於恐。如是「七情說」與「五志說」便統一了。

思維 ,《內經》概括為意、志、思、慮、智,是對客觀現實事物的整個認識過程。《靈樞》:「任物者謂之心,心有所憶謂之意,意之所存謂之志,因志而存變為之思,因思而遠慕謂之慮,因慮而處物謂之智。」心把外界訊息記下來,變為記憶;通過記憶,累積對事物表象的認識,謂之「志」;在此基礎上分析、比較事物的過程,謂之「思」;在反覆思索中,由近而遠地估計未來的過程,謂之「慮」;最後在上述基礎上,準確處理事物,支配行為而作出適當反應,謂之「智」。

中醫學中的「神」,是有關古人對人體生命的認識。「兩精相搏謂之神」,其產生有着對精、氣等物質的依賴性,其含意跟古代哲學的「神」是不一樣的。

「神」源於先天之精,有賴後天之精的滋養而健旺。神是以先天之精,及其所化生的氣血津液為物質基礎,並通過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表現出來。精氣充足,則體健神旺,抗病力強,即患病液多屬輕病,預後較好。精氣虧虛,則體弱神衰,抗病力弱,患病多重,預後較差。因此,中醫診病,亦以「望神」為首要,把「神」的盛衰,作為了解臟腑精氣血盈虧的重要指標,從而推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後。

 「望神」觀察的要點有:目光、氣色、神情和體態四大方面。
  • 得神:兩目靈活,明亮有神;面色榮潤,含蓄不露;神志清晰,表情自然;肌肉不削,反應靈敏
  • 少神:兩目晦滯,目光乏神;面色少華,暗淡不榮;精神不振,思維遲鈍;肌肉鬆軟,動作遲緩
  • 失神:兩目晦滯,目無光彩;面色無華,晦暗暴露;精神萎靡,意識模糊;形體羸瘦,反應遲鈍
  • 假神(即迴光反照):雖目似有光,但浮光暴露;雖面似有華,但泛紅如妝;雖神識似清,但煩躁不安;雖思欲活動,但不能自轉
  • 神亂:指神志錯亂異常,如焦慮、卑惵、臟躁、癲、狂、癇、癡呆等。

Tuesday, November 19, 2013

中醫淺談:痰、飲、水、濕

痰、飲、水、濕異名同類,均是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,亦是繼發性的病因在中醫學中,它們的概念,不僅指有形的病理產物,更重要是指它們的致病特點,及臨床所表現出來的症状和體征,一般較難理解。

痰、飲、水、濕皆為陰邪,具有陰邪的一般性質;「濕聚為水、積水成飲、飲凝成痰」。稠濁者為痰,清稀者為飲,更清者為水,而濕則呈氣態。四者可相互轉化兼病,故又常互相通稱,如「痰飲」、「痰濕」、「水濕」、「水飲」、「濕飲」等。

痰、飲、水、濕的致病特點包括:
  1. 阻滯氣血運行:痰隨氣流行,或停滯於經脈,或留於臟腑,均易阻滯氣機,妨礙血液運行。
  2. 影響水液代謝: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形成後,可進一步影響肺、脾、腎的功能,加重水液代謝障礙。
  3. 易蒙蔽心神:痰為濁邪、頭為清竅,痰飲隨氣上逆,蒙擾心神,以致神志活動異常。
  4. 致病廣泛,變化多端水濕痰飲可隨氣升降流行,無處不至,其致病面廣。同時又易兼外邪致病,可夾風、熱,更化燥、化寒、化火,故說「百病多因痰作祟」。

一 、痰證
  • 痰是水液停聚而成的病理產物;質地比較濃稠厚,流動性小,難以消散;主要影響肺、脾、腎三臟的氣化功能。
  • 「脾為生痰之源」:痰的生成與脾失運化,水濕不化而凝聚。「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」。
  • 「肺為貯痰之器」:痰濁易內停於肺,影響肺的宣發肅降。
  • 痰可分為「有形之痰」跟「無形之痰」兩類:
  1. 「有形之痰」:是指視之可見,聞之有聲的痰涎為病,如咳嗽吐痰,喉中痰鳴等。
  2. 「無形之痰」:是指只見其症,未見其形的痰病,如痰竄可導致癲、狂、癡、癰,眩暈等。
  • 臨床表現:痰濁積聚,或見局部有圓滑包塊。痰濁停肺, 多見咳吐痰多、胸悶。痰濁中阻, 多見脘痞、納呆、嘔噁。痰蒙清竅,則見頭暈目眩。痰蒙心神,則見神昏、神志錯亂、癲狂。痰入胞宮精室,則精液相對稀薄,或夾雜有痰;精子數目少,活動力差,多不孕。痰泛肌膚,可見體形肥胖。一般多見苔膩、脈滑。
  • 風痰,寒痰多色白,熱痰色黃,濕痰量多兼見脈滑,燥痰量少喉乾。

二、飲證
  • 飲指體內水液停聚,較痰清稀、較水混濁的病理產物,多發生在胃腸、胸脇、心包、肺等的管腔部位
  • 《金匱要略》中分為「懸飲」、「痰飲」、「支飲」、「溢飲」四飲。
  1. 「懸飲」,又稱「飲停胸脅證」,指飲邪停於胸脇,猶如「懸掛」在肺的兩邊。可見胸脅脹痛,咳唾、轉側、呼吸時疼痛加劇,氣短息促,舌苔白,脈沉弦。
  2. 「痰飲」,又稱「飲停腸胃證」,指飲邪停留在腸胃中,阻滯氣機,使胃失和降。可見脘腹痞脹,胃中有振水聲,泛吐清水;或腸間轆轆水聲;口不渴或渴不欲飲,頭目眩暈,舌苔白滑或黃膩,脈弦滑等症状。
  3. 「支飲」,指飲邪停留於胸膈之間,上迫於肺,致肺失肅降。即「飲停心包證」,或「飲停於肺證」。可見胸悶,心悸、氣短不得臥,痰如白沫量多,久咳面目浮腫;或兼見喉間有哮鳴聲。舌苔白膩,脈弦緊。
  4. 「溢飲」:「飲水流行,歸於四肢,當汗出而不汗出,身體疼痛,謂之溢飲。」指飲邪泛溢於體表、肌膚和四肢。臨床兼見身體痛重,支節煩疼;亦可兼見咳喘、胸悶、乏力等症。舌苔白滑,脈弦。

三 、水停證
  • 指體內水液停聚,質地清稀、流動性大的病理產物。
  • 臨床表現多見肢體、眼瞼、面部水腫,按之沒指。身體困重、小便不利;腹部膨隆,叩之音濁;脈濡緩,舌淡胖,苔白滑。
  • 常見證為「風水相搏證」,「脾虛水泛證」、「腎虛水泛證」、「水氣凌心證」。
  • 多因風邪外襲、或濕邪內阻、或房勞、或血瘀,導致負責水液代謝的肺、脾、腎臟腑機能失調。


四、濕證
  • 多因脾運化失常,津液不能布散,聚為「內濕」,又稱為「脾虛生濕」,為「本虛標實證」。
  • 濕濁彌漫,無形而呈氣態,易阻氣機。
  • 臨床多見肢體困重,脘腹滿悶,飲食呆滯,舌苔膩濁,脈濡緩(即重、濁、悶、膩、緩)等症。
  • 多因過食肥甘、嗜煙好酒、恣食生冷,內傷脾胃,脾失健運;或喜靜少動,或情志抑鬱,致氣機不利,津液輸布失常。
  • 濕濁內困,濕為陰邪,久必損及脾陽腎陽,而致陽虛濕盛之徵。

Monday, November 18, 2013

中醫淺談:津液的病變-水液代謝障礙

津液的輸布障礙,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轉輸和布散,導致津液在體內環流遲緩;或津液在體內某一局部滯留,津液不化,水濕內生,釀痰成飲。

引起津液輸布障礙的原因很多,如下:
  1. 失宣降,氣不行水。
  2. 脾失健運,水飲不化。
  3. 肝失疏泄,氣機不暢,氣滯津停。
  4. 三焦水道不利,影響津液的環流與排泄。

津液的排泄障礙,主要是指津液轉化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減退,而致水液瀦留,外逸於肌膚而為「水腫」。肺和腎的功能減弱,均可引起水腫。
  1. 津液化為汗液,有賴肺氣的宣發功能。
  2. 津液化為尿液,有賴腎氣的蒸化。
由於腎為五臟陰陽之本,能推動和調節各臟的水液代謝功能,故以腎氣的蒸化作用失常為主要病機。

津液的輸布障礙和排泄障礙,常相互影響,互為因果,導致濕濁困阻、痰飲凝聚、水液瀦留等多種病變。
  1. 「濕濁困阻」:多因脾運化失常,津液不能布散,聚為「濕濁」。濕濁彌漫,無形而呈氣態,易阻氣機;臨床多見肢體困重,脘腹滿悶,飲食呆滯,舌苔膩濁,脈濡緩(即重、濁、悶、膩、緩)等症。
  2. 「痰飲凝聚」:多因肺、脾、腎的功能失調,濕聚為水、水停成飲、飲凝成痰。這些病理產物隨氣升降,無處不達,停留在不同的臟腑而形成不同的證侯。
  3. 「水液瀦留」:多因肺、脾、腎、肝等臟腑的功能失調,氣不行津,導致津液瀦留在肌膚或體內,發為「水腫」或「腹水」。

Saturday, November 16, 2013

中醫淺說:津液的病變-津液不足

津液的代謝失常,是指津液的生成、輸布或排泄過程障礙,多由於肺、脾、腎等與津液代謝相關的臟腑生理機能異常、氣機或氣化功能失常而引起。

津液的生成、輸布或排泄過程障礙,主要包括:
  1. 津液虧虛
  2. 津液運行不暢,水液停聚而產生病理產物,如痰證、飲證、水停證及濕證。

「津液虧虛證」
  • 是指津液在數量上的虧少,進而導致孔竅、皮毛、臟腑失於濡養滋潤,而產生一系列的乾燥枯澀症狀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臨床表現多見:皮膚官竅乾燥(如口、眼、鼻、唇、舌、咽);口渴欲飲,尿少,大便乾燥,舌質偏紅,脈數無力。
  • 津和液不足的病機和臨床表現,存在著一定的差異。
  • 「傷津」、「津虧」主要是喪失水份,常見於大吐、大汗、大泄、高熱之後;以乾燥症為主,津液損傷較輕。
  • 「液耗」、「液脫」常見於久病傷陰或熱病後期,不但損失水份,更損精微物質。由於液以濡養為主,所見形瘦骨立,大肉盡脫,皮膚枯癟,眼球深陷,或手足顫動、舌光紅無苔或少苔。
  • 「傷津」未必「脫液」、「脫液」必兼「傷津」。
  • 津液不足的病因主要有:(i) 熱邪傷津,如外感燥熱之邪,灼傷津液;或邪熱內生,耗傷津液。(ii) 丟失過多,如大汗、大吐、大泄、高熱、大面積燒傷等。(iii)飲水過少,或臟氣虛衰,使津液生成不足。
  • 外來燥邪耗津稱為「燥淫證」,而「內燥」則屬「陰虛」的範籌。「陰虛」不單純是津液的虧虛,應有火旺,會陽亢,有熱相。如果病人僅有乾燥症,而沒有五心煩熱,午後低熱,顴紅,脈細數,舌紅少津,一般不稱「陰虛證」,只稱「津液虧虛證」。
  • 「氣虛」、「血虛」與「津液虧虛」可互為因果,形成「津氣虧虛證」、「 陰液虧虛證」和「津枯血燥證」 。
  • 常見證有:肺燥津傷證、胃燥津虧證、腸燥津虧證。


Wednesday, November 13, 2013

中醫淺談:津液的概念

津液,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統稱,包括汗、涕、淚、涎、唾等五液,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。、

津液可分為津和液兩部份。


一、津 :津較清稀,流動性較大,分佈於體表皮膚、肌肉和孔竅;能滲入血脈內,起滋潤作用。


二、液:液較濃稠,流動性較小,灌注於骨節、腑臟、腦、髓;起濡養作用。


津與液皆來自水穀精微,通過脾胃、小腸和大腸等消化吸收水穀精微而生成,並可相互滲透,相互補充,故津、液常並稱,不作嚴格區分。


津液的生理功能, 主要有滋潤濡養和充養血脈兩方面:

  1. 津在體表,滋潤皮膚, 溫養肌肉;輸注入孔竅,使九竅滋潤。液在體內濡養臟腑,維持臟腑正常功能;流入關節,使關節滑利;滲入骨髓,充養骨髓和腦髓。
  2. 血和津液之間,存在着密切關係。血與津液皆為水穀精微化生,來源相同。彼此又相互資生、相互轉化-脈外之津液滲入脈中,便化為血液的組成部份;脈內血液中的水液滲出脈外又為津液。血與津液來源相同又相互資生,故稱「津血同源」。
  3. 此外,人體也可以通過津液的化汗代謝功能,來調節體溫,以適應自然環境的氣溫變化。

津液的輸布,主要依賴肺、脾、腎、肝和三焦等臟腑的功能作用。

  • 脾氣把從水穀精微化生的津液,上輸於肺、或直接佈散、或經過三焦輸往徬胱、或居中樞轉輸,使全身津液上騰下達。
  • 肺氣通過宣發,把津液向外向上輸佈; 又通過肅降,把津液向內向下佈散。
  • 腎氣把肺送下來的津液升清降濁,清者重新吸收。在津液的輸布過程中,腎氣的蒸化起主導作用,推動和調控脾胃、小腸、肺和三焦對津液的輸布功能。
  • 津液的輸布,還需要肝氣疏泄,調暢氣機,促進水行;以及三焦水道的通利,才能保證津液正常輸佈。

津液的排泄,主要通過尿液和汗液,依賴肺、脾、腎、膀胱、大腸等臟腑,及口鼻、皮膚等器官共同作用而完成。

  • 腎氣的蒸化和升清降濁,把濁尿下送存於膀胱;尿液在腎氣推動和協調下,才能正常排出體外。
  • 肺氣宣發津液至體表,並通過衛氣的控攝調節,把汗液經「氣門」或「玄府」排出。
  • 此外,口鼻呼出氣體、或大腸排便時,也排出一定津液。

津液代謝發生障礙,輸佈和排泄不良,易造成水濕停留,便形成痰、飲、水腫等問題。

Saturday, November 9, 2013

中醫淺談:血的病變

血的失常,主要包括「血虛」或血液的生成或耗損過多。

一、「血虛證」
  • 指血液不足,及其濡養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常見體虛、五白(即面白、舌質淡白、眼瞼白、口唇白、指甲白,往往同時發白)、 脈細無力。可兼見頭暈頭痛、心悸健忘、失眠多夢、兩目乾澀、肢涼怕冷、麻木或關節不利。 沖任不調,可出現月經愆期、經少、經閉等症。
  • 血虛多因失血或消耗過多,或新血不及生成補充而引起。脾胃虛弱,血液生化乏源;或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礙;或久病不癒;或因寄生蟲、瘀血內阻而致新血不生,均可導致血虛。
  • 心主血、肝藏血,故「血虛」多見心、肝兩臟的症狀。
  • 「血虛」可與兼與「精虛」、「陰虛」、「血瘀」同時出現,引起「氣血兩虛證」、「陰血虧虛證」和「血虛血瘀證」等。
  • 「血虛證」可繼發為「血虛腸燥證」、或「血虛膚燥證」、或「血脫證」。
  • 「血脫證」,是指突然的大量出血,或長期血虛到了極點。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、心悸、脈微或芤或革。可兼見頭暈目眩、氣短、四肢逆冷、舌色枯白等症。

二、血運失常
血運失常的病理變化,主要有「血瘀」和「出血」。

「血瘀證」
  • 是指瘀血內阻,全身或局部血液運行不暢,甚至停滯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無論病在何處,臨床均常見疼痛、腫塊、出血、瘀血色脈等主要症狀:
  1. 疼痛特點為刺痛 、拒按、固定;常在夜間尤甚。
  2. 腫塊在體表呈包塊青紫,在腹部則呈硬塊及推之不移。
  3. 出血通常反覆不止,色紫暗,有血塊,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狀。
  4. 瘀血色脈包括面色釐黑 、唇甲青紫 、皮下有紫斑 、肌膚甲錯、腹露青筋、絡脈顯露或皮膚出現絲狀紅縷蜘蛛痣。舌通常有紫色斑點,舌下則脈絡曲張。脈診常見細澀脈,或代結,甚至無脈。
  • 「瘀血」是病理產物,跟「血瘀」(病機證侯)是不完全同的概念。
  • 「瘀血」的致病特點有:
  1. 阻滯氣機:血為氣滯母,血能載氣;故瘀血一旦形成,必影響氣機運行。氣為血之帥,氣機阻滯,必加重血液運行不暢。因而導致血瘀氣滯、氣滯血瘀的惡性循環。
  2. 影響血液運行:瘀血形成後,無論留積於脈中,還是滯留在臟腑組織中,均可影響心、肝、脈的功能,阻滯血液運行。
  3. 影響新血生成:瘀血日久不散,嚴重影響氣血運行,導致臟腑失養,功能失常,影響新血形成。
  4. 病位固定,病證繁多:瘀血一旦形成,多難於及時消散,故病位相對固定。瘀血阻滯部位不同,形成原因各異,病理表現也不同;阻滯日久,也可化熱;固其病證繁多。
  • 引起「血瘀證」的原因很多,主要有氣滯,因虛致瘀(氣虛或陽虛),濕熱、痰濁、砂石、瘀血等病理產物,血寒,血熱,或外傷跌仆出血等。氣滯導致血行受阻,或氣虛陽虛導致運血無力,或病理產物阻于脈絡,或寒邪侵入血分而致寒凝,或邪熱入血煎灼血液而致流行不利,均可形成血瘀。血液積於脈絡,可致血溢脈外而成「瘀血」,「瘀血」又可阻於脈絡再致「血瘀」,造成惡性循環。
  • 常見證包括:心脈瘀阻證、瘀阻腦絡證、胃腸血瘀證、肝經血瘀證、瘀阻胞宮證、瘀滯胸膈證、下焦瘀血證、瘀滯肌膚證、瘀滯脈絡證等。
  • 「血瘀」可與氣滯、痰、熱合併為病,引起「瘀滯證」、「瘀痰互結證」和「瘀熱互結證」等。
  • 「瘀血」內阻還可導致「血虛」、「水停」等病理變化。

「血寒證」
  • 指寒邪客於脈中,凝滯氣機,導致血行不暢。 是血分的寒證。
  • 臨床表現除一般的寒性症狀如肢體發涼,畏寒之外,常見血脈瘀阻而引起的冷痛拘急,手足、皮膚紫、指甲、唇色青紫,月經後期、經色紫暗有塊等。脈多沉遲弦澀。
  • 寒凝心脈,可發生「真心痛」。
  • 寒阻肝脈或胞宮,可見少腹、陰部冷痛;或婦女痛經、閉經等。
  • 寒阻肌膚血脈,則見凍傷等症。
  • 寒瘀互結,酿毒於內,可生癥積。
  • 多因外感寒邪,侵犯血脈;或因陽氣失於溫煦,陰寒內盛,凝滯血脈所致。

出血:
  • 指血液逸出血脈的病理變化。
  • 逸出脈外之血,稱為「離經之血」;若積於體內,便成「瘀血」;若引起大量出血,可致「血脫」。
  • 血熱、氣虛、外傷、瘀血內阻均可導致「出血」。

「血熱證」/「血分證」
  • 指熱入血脈之中,使血行加速,脈絡擴張,逼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狀態。即衛氣營血辨證中的「血分證」
  • 臨床表現:
  1. 血行加速,則見面紅目赤、舌色絳紅;月經先期、深紅、量多;脈洪數等。
  2. 血熱灼絡,逼血妄行,可引起斑疹*、吐衄、崩漏等各種出血症。
  3. 血熱內擾心神,可見心煩失眠,或甚至譫語、神昏、發狂等症。
  4. 熱邪內犯營血,灼肉腐血,可見瘡癰
膿瘍*等。
  5. 熱邪升騰,耗傷津液,可見身熱夜甚、潮熱、口渴、尿少、便結等。
  • 多由於熱入血分所致,或感受他邪化熱,或過食辛辣燥熱之品,傷及血分;或情志鬱結,五志過極化火,內火熾盛鬱於血脈;或久病傷陰,陰虛火旺,亦致血熱。


*注:
  • 斑:點大成片,色紅或紫,撫之不礙手,壓之不退。
  • 疹:形如粟米,色紅或紫,高出於皮膚之上,撫之礙手,壓之退色。
  • 瘡瘍 :體表上的腫瘍及潰瘍,主要有 :
  1. 癰:紅腫高大,未膿易消,已膿易潰易斂;癰生於皮肉,屬陽證(因熱毒、氣血淤滯所致) 
  2. 疽:漫腫無頭,膚色不變,邊界不清,無熱少痛,未膿難消,已膿難潰難斂;疽生於筋骨,屬陰證(因寒邪、氣血凝滯所致 )
  3. 疔:初起如粟,根深如針(因邪毒而致) 
  4. 癤:淺表局限,形小而圓,紅腫熱痛不甚,易潰易斂,反復發作(因濕熱蘊結所致 )

Wednesday, November 6, 2013

中醫淺談:血的概念

血液,是循行於脈中,富有營養的赤色液體;是構成人體,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。

脈,又稱「血腑」,是血液運行的管道,起着約束血液運行的作用。循行於脈外之血,稱為「離經之血」;而積存於體內之血,則為「瘀血」。


血的生理功能,主要有濡養和化神兩方面。《內經》:「目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攝。」血能營養身體 ,對內充養五臟六腑,對外滋潤四肢百骸。血也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,能養育心神; 氣血充盛,才能神志清晰,精神充沛。

化生血液的物質基礎,有營氣、津液、腎精三方面。《靈樞》:「中焦受氣取汁,變化而赤,是謂血。」血液的化生,由脾胃運化水穀精微所化生的營氣和津液,向上輸於心肺,與肺吸入的清氣相結合,貫注心脈,在心氣的作用下,化為血液。此外,精與血之間,存在着相互化生和轉化的關係;臟腑之精,包括腎精,也可融入血脈中,而化為血液。「腎藏精,精者,血之所成也。」腎精充足,可化為肝血以充實血液。腎氣充沛,也有利於脾、胃、心、肺的機能發揮。


由於脾胃為「生血之源」,水穀之精又是血和津液化生的基本物質,故飲食營養不良,可導致血虛。同時,血的生成與心、脾、肺、腎的功能相關,故當中任何一個臟腑失調,亦可導致血虛。疲勞過度、創傷出血、大病之後或產後,亦往往引致血虛。在治療血虛証時,可調理脾胃、調補心肺和補腎益精,來促進血液的生產。

血主靜、屬陰。血液的正常運行,有賴心氣與肺氣的推動、肝氣的疏泄、脾氣的統攝,共同協作才得以完成。心主血脈而藏神,是血液運行的動力。肺主氣、朝百脈,肺氣的宣發肅降輔助心氣推動血行。肝主疏泄,調暢氣機,促進氣行血行通順;肝又主藏血,可調儲藏血液和調節血量。脾主統血,統攝血液運行,防止血溢脈外。在病理上,血液循環失常,可致使心悸、血運遲緩、出血、崩漏、或運行不暢形成的血瘀。治療方面,可針對上述臟腑,配合補氣行氣藥物,使氣機舒暢、幫助統攝,達到最大效果。

影響血行的主要因素有:

  • 氣的推動和溫煦作用
  • 氣的寧靜和涼潤作用
  • 氣的固攝作用
  • 脈道的完整與通暢
  • 血液的清濁及黏稠度
  • 病邪的入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