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Wednesday, October 30, 2013

中醫淺說:氣的病變

氣的失常,主要包括「氣虛」或「氣機失調」。

一、「氣虛證」

  • 氣虛指氣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過,而表現出臟腑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常見氣短、乏力、神疲、脈虛、自汗、易於感冒、面白、舌淡等,動則諸症加重。
  • 形成氣虛的原因包括(i)先天不足(ii)後天失養(iii)久病(iv)勞累(v)年老體弱等。
  • 由於元氣是氣的根本,故元氣虧虛可引起全身性氣虛;而無論何種氣虛,終將導致元氣虧虛。
  • 氣虛可發展為「氣陷證」、「氣不固證」、「氣脫證」等。


二、氣機失調

 指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而引起的病理變化,如:

  • 氣滯證
  • 氣逆證
  • 氣閉證
  • 氣陷證
  • 氣不固證
  • 氣脫證

1.「氣滯證」
  • 指氣機阻滯,氣機運行不暢的病理狀態。
  • 常見脘腹胸脅或受傷部位脹、悶、疼痛,而疼痛多為竄痛、攻痛。疼痛部位不定,按之無形,氣行則減。脈象多弦。
  • 一般屬於邪實為患、但亦有因氣虛無力推動而氣滯者。
  • 主要由於情志內鬱、或病理產物(如痰、濕、熱、食積、瘀血)阻塞,或臟氣機能失調,影響氣的流通。
  • 由於肝升肺降、脾升胃降,臟腑氣滯以肝、肺、脾、胃多見。
  • 氣滯則血行不利、津液輸布不暢,故可引起血瘀津停,形成瘀血、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。


2.「氣逆證」
  • 指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,以臟腑之氣逆上為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。
  • 常見咳嗽氣喘、呃逆、嘔吐,甚至出現頭暈、頭痛、暈厥,嘔血或咯血 。
  • 一般屬邪實(如外邪、痰濁)為患、或精志所傷,或飲食不當、亦有因氣虛而上逆者。

  • 氣逆只是一個病機,應注意辨別病因、病位等而構成完整的診斷/完整的證(規範)
  • 臟腑氣逆以肝、肺、胃多見。

3.「氣閉證」
  • 指氣機閉阻,氣不能外出,以致清竅閉塞,神失所主,出現昏厥的一種病理狀態。
  • 常見突發勢急症重之昏厥、或內臟絞痛、或二便不通、息粗聲高、脈實(沉弦有力)等
  • 多由情志刺激,或劇痛,或外邪(砂石、蛔蟲),或病理產物(如痰濕、食積、瘀血)等阻塞氣機所致。

4.「氣陷證」
  • 指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,以氣虛升舉無力而下陷為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。
  • 「氣陷」的病理變化有兩種,包括「上氣不足」和「中氣下陷」。
  • 「上氣不足」:在氣虛的基礎上,可兼見耳鳴、眩暈、眼瞼下垂等。由於脾氣虛損,升清之力不足,機體無力把水穀精微上輸於頭目,而致頭目失養。
  • 「中氣下陷」:在氣虛的基礎上,可兼見子宮下垂、陰挺、脫肛、胃腎下垂等。由於脾氣虛損,升舉無力,氣機趨下,內臟位置維繫無力,而致臟器下垂。
  • 「氣陷證」多由「氣虛證」發展而來。體素虛弱,或久病耗氣,以致脾氣虛損,清陽不升,中氣下陷,從而形成「氣陷證」。


5.「氣不固證」
  • 指氣失其固攝之能,在氣虛的基礎上,出現二便、津、精、血、胎元等不固,易感冒的症狀。
  • 「氣不固證」多由「氣虛證」發展而來,常涉及到肺、脾、腎三臟

6.「氣脫證」
  • 指氣不內守,大量向外亡失,以致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危重證侯。
  • 心氣脫,可見目閉、神識不清、面色蒼白、脈微欲絕或虛大無根。
  • 肺氣脫,可見氣息微弱,汗出不止。
  • 腎氣脫,可見二便失禁。
  • 脾氣脫,可見全身癱軟,手撒口開等。
  • 氣脫多由「氣虛證」或「氣不固證」發展而來。長期慢性疾病,或氣隨津脫,或氣隨血脫,或長期飢餓、極度疲勞、暴邪驟襲、導致正不敵邪從而出現「氣脫證」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