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Wednesday, December 18, 2013

中醫淺說 : 陰陽學說與中醫

陰陽學說,在中醫學中,廣泛應用於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、生理功能、病理變化,並指導養生保健、分析證侯及指導治療原則。

「人生有形,不離陰陽。」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,組成人體的臟腑、經絡、形體、組織;既是有機聯系的,又可以根據其所在部位、功能特點,劃分為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部份。如以人體內外而言,體表為陽、體內為陰。以內臟而言,則五臟為陰,六腑為陽;以氣血而言,則氣為陽,血為陰。陰陽之中復有陰陽。故體表組織屬陽,然皮肉為陽中之陽,筋骨為陽中之陰;再細分的話,則皮膚屬陽中之陽,肌肉屬陽中之陰;筋為陰中之陽,而骨為陰中之陰。再如五臟分陰陽,心肺居上屬陽,脾肺腎居下屬陰;當中,心為陽中之太陽,肺為陽中之少陰,肝為陰中之少陽,腎為陰中之太陰,脾居中土為陰中之至陰。

十二正經有手足三陽三陰經。屬腑、行於肢體外側的為陽經,分別為太陽、陽明、少陽經。屬臟、行於肢體內側的為陰經,分別為太陰、少陰、厥陰經。奇經八脈中,督脈行於背,為「陽脈之海」;任脈行於腹,為「陰脈之海」。至於蹺脈與維脈,行於身之內側者,稱為「陰蹺」、「陰維」;行於身之外側者,稱為「陽蹺」、「陽維」。絡脈分布於體表及身體上部,稱維「陽絡」;分布於體內及身體下部,稱維「陰絡」。

人體一身之氣,可分為陰陽二氣;其所分化的臟腑之氣,也有陰陽之別。臟腑之陽氣,是臟腑之氣中,具有溫煦、推動、興奮等作用的部份;而臟腑之陰氣,是臟腑之氣中,具有涼潤、寧靜、制約等作用的部份人的上半生以陽氣推動、興奮為主導,而陰氣隨陽氣的增長而增長(陽生陰生);下半生則以陰氣的寧靜、抑制為主導,而陽氣隨陰氣的減少而減少(陽殺陰藏)。所謂「陰平陽秘、精神乃治;陰陽離決、精氣乃絕。」人體的生長發育、物質的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,都是陰陽二氣相反相成作用的結果。陰陽二氣之間的功能協調,維持着生命活動的穩定有序,既無太過,也無不及;任何一方功能失常,都會影響整體的協調平衡。

《素問》說:「善診者,察色按脈,先別陰陽。」這說明在臨床診斷疾病過程中,把望聞問切四診所搜集的各種資料,如症狀和體征,以陰陽理論分析其陰陽屬性是非常重要的。比如色澤鮮明多為陽證,色澤晦暗多為陰證;語聲高亢洪亮、多言而躁動者多屬實、屬熱、屬陽;語聲低微無力、少言而沉靜者多屬虛、屬寒、屬陰。再如辨脈之部位、動態、至數、形狀等,可也分辨病證陰陽屬性;如寸位陽、尺為陰;動態至者為陽、去者為陰;數脈屬陽、遲脈屬陰;浮大洪滑者為陽、沉澀細小者為陰。

決定證侯是中醫學診斷疾病的核心。辨別陰證、陽證便是其中重要原則,在臨床診斷疾病中,更具有重要意義。如八綱辨證中,表證、熱證、實證屬陽;裡證、寒證、虛證屬陰。在臟腑辨證中,臟腑精氣失調,可以表現出許多復雜的證侯,但概括起來,無外乎陰陽兩大類。因此,在辨證過程中,分清陰陽,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,做到執簡駑繁。

「陰陽失調」,是疾病的基本病機。利用藥物、針灸等方法,調整機體陰陽,使之保持或恢復相對平衡,達到「陰平陽秘」,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則。根據病證的陰陽偏盛偏衰,「損其有餘、補其不足」。所謂「僅察陰陽所在而調之,以平為期」。

中藥的性能,主要依據藥物的四氣、五味和升降浮沉而定。如四氣中,寒涼屬陰、溫熱屬陽;五味的辛、甘(淡)屬陽;酸、苦、咸屬陰;升降浮沉中的升、浮屬陽;沉、降屬陰。根據藥物四氣五味的陰陽屬性,選擇適當藥物去調整機體陰陽失調,使之恢復平衡,可達到治癒或減輕病情的目的。

養生,又稱「攝生」,其主要目的是延年和防病,必須根據四時陰陽變化情況「法於陰陽」。「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」,是指春夏陽氣旺盛時,應善於保養人體之陽氣,不可過度用寒涼;而秋冬陰氣充盛時,則該善於保養人體之陰氣,不可過度用溫熱。如此,人體陰陽之氣與四時陰陽變化便相適應。對「能夏不能冬」的陽虛陰盛者,夏季可給予溫熱之品預培其陽,則冬季不易發病。對「能冬不能夏」的陰虛養盛者,冬季可給予涼潤之品預養其陰,則夏季不易發病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